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遲日未能銷野雪,晴花偏自犯江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錢唐路少府赴制舉
- 霜中入塞雕弓硬,月下翻營玉帳寒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靈州田尚書
- 茂陵煙雨埋弓劍,石馬無聲蔓草寒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漢武宮辭
- 薄宦未甘霜發改,夾衣猶耐水風寒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芙蓉溪送前資州裴使君歸京寧拜戶部裴侍郎
- 自能激水成陰氣,不慮今年寒不寒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曲歌辭·蘇摩遮
- 江上春來早可觀,巧將春物妒馀寒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同趙侍御巴陵早春作
- 巖前日月自朝夕陽,物外乾坤豈寒燠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老君洞
- 韭溪血化幽泉碧,蒿里魂歸白日寒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汾州祭吳炎潘檉章二節士
- 樓臺影落魚龍駭,鐘磬聲來水石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金山寺
- 先戚報信春枝破,預想分題雪屋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約僧宿北山庵先寄平甫
- 江分九脈潮常到,岳沓千峰夏亦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陳嘉父為彭澤主簿
- 孤吟坐到三更月,枯木無枝不受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十月
- 黃紙紅旗意未闌,青衫俱不救饑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張迪功攜詩見過次韻謝之二首
- 黃雞白日唱初闌,便覺杯觴耐薄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張迪功攜詩見過次韻謝之二首
- 墻頭花定覺風闌,墻外池深酒亦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即席重賦且約再游二首
- 詩情不與歲情闌,春氣猶兼水氣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即席重賦且約再游二首
- 兒時學道逃悲歡,只今未免憂饑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述懷呈十七家叔
- 雨打船蓬聲百般,白頭當夏不禁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雨中
- 年年春日寒欺客,今日春無一半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張迪功春日
- 芭蕉急雨三更鬧,客子殊方五月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大光
- 六月山齋當暑令,風霜獨發卷中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謝邢九思
- 只恐梅花明日老,夜瓶相對不知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除夜次大光韻大光是夕婚
- 白帝高尋最奇事,共君盟了不應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邢九思
- 客子今年駝褐寬,鄧州三月始春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縱步至董氏園亭三首
- 宦情吾與歲俱闌,只有詩盟偶未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又和歲除感懷用前韻
- 千里臥木枝葉盡,獨自人間不受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北風
- 急雪催詩興未闌,東風肯奈鳥烏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又用韻春雪
- 清風嶺接猿聲近,白石溪涵水影寒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都慶觀
- 去國十年雖已久,愛君一念不曾寒。 -- 出自宋·杜耒·送吳太博赴莆中
- 清淮水急桑林晚,古驛霜多柿葉寒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韋八少府判官歸東京
- 重崖對聳霞文駁,瀑水交飛雨氣寒。 -- 出自唐·蘇味道·嵩山石淙侍宴應制
- 大散嶺頭春足雨,褒斜谷里夏猶寒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到蜀后記途中經歷
- 舊職尚兼黃閣貴,前驅新擁碧油寒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初到長安書懷
- 有時扼腕生憂端,儒書讀盡猶饑寒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感興
- 鳥掠平蕪堪入畫,風來危檻欲生寒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鄴中和崔邁著作
- 秋夢不成秋雨細,西風一夜客亭寒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南平驛
- 春力急催冬事退,君王寬政不恒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雕云燎馥沉復暖,彩勝風翩玉燕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萬壑春藏三石秀,五湖秋入兩蘆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屬者觀池檻清明泉激石立蘆叢交碧文禽并絢翛
- 欄干倚盡赤旃檀,盧橘花開秀巘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福慶寺
- 云煙七級赤旃檀,龍護金函佛骨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寒食日過翠峰塔院示法海道人
- 鳴禽時托朝霞暖,煙澗猶分夜雨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入石頤寺
- 東海圓珪無柰碧,嵰州甜雪不勝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梨
- 長安君到轉民安,夏少炎蒸臘少寒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和長安孫舍人見寄
- 天上書先夢里傳,到施仁政減春寒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劉燁大著移任龍門知縣
- 筆硯窗間寧覺夜,管弦堂上豈知寒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和郡侯詠雪
- 竹爐聽雪坐蒲團,長笑詩人不耐寒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趙公直題米元暉畫軸
- 食薺誰如東野苦,無氈不奈廣文寒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李彭元攜曾吉甫詩卷數帖見過
- 今年結束值重九,愛此山水照高寒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重九日中甫子云二兄會別龍山
- 嵐光照座蒼翠出,寺影拂波金碧寒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王亞之來過橫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