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壇下十萬青瑯軒,空陰漠漠常風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太素高士
- 壇下十萬青瑯玕,空陰漠漠常風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太素高士
- 海氣排空云塞山,北來飛雪苦多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臨清阻雪 其一
- 去年卻下七里灘,秋水滿船秋月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山圖
- 雪花皎皎明闌干,毛發凜凜肝膽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劍歌行次韻
- 老子門前三丈雪,梅花開盡不知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五七
- 人間塵土苦歊煩,林下清風六月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答客問
- 人間塵土苦囂煩,林下風生六月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答客問
- 瘦夷一枝橫照水,疏花點點耐清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三九
- 山林養得寸心丹,豈是清香不而寒?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紅梅 十一
- 從今兩戒河山外,各逮而孫盟不寒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30
- 從知閬苑桃花色,不及溪松耐歲寒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59
- 賴是元龍樓百尺,雄談夜半斗牛寒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33
- 病骨支離仍禁酒,漁蓑重緝待春寒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高郵舟居對雪
- 吾鄉美笴鵾雞翰,閩瓷兔碗霜毛寒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玉鉤環歌
- 日薄從甘春至晚,霜深應怯夜來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山園小梅
- 陰沉天氣連翩醉,摘索花枝料峭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句
- 杯渡當過白鷺灘,石城春氣尚微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遵式師謁金陵王相國
- 宿靄相粘凍雪殘,一枝深映竹叢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梅花二首
- 水煙霜樹矗層巒,點破江心一簇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人游金山
- 林藏野路秋偏靜,水映漁家晚自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寫望
- 舊社久拋魂夢破,近詩才舉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喜皎然師見訪書贈
- 吟卷田衣歲向殘,孤舟夜泊大江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易從師還金華
- 蓓蕾枝梢血點乾,粉紅腮頰露春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杏花
- 波搖梅蕊當心白,風入羅衣貼體寒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拋球樂·酒罷歌馀興未闌
- 波搖梅蕊傷心白,風入羅衣貼體寒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拋球樂·酒罷歌余興未闌
- 燒殘紅燭暮云合,飄盡碧梧金井寒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拋球樂·酒罷歌余興未闌
- 昭陽殿里才聞得,已道佳人不奈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荔枝四首
- 機巧滿朝論勢利,瘡痍連室嘆饑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讀孟子
- 香清一榻氍毹暖,月淡千門霿凇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冬夜即事
- 學似海收天下水,性如桂奈月中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晉州孫學士
- 麻姑之路摩青天,蒼苔白石松風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
- 玉虬垂處雪花翻,四季雷聲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千丈巖瀑布
- 入陂野水冬來淺,對樹諸峰雪后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酬材叔江西道中作
- 虛心得處從天性,勁節知來在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陳君式恭軒
- 白鶴已飛泉自涌,青龍無跡洞常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靈巖寺兼簡重元長老二劉居士
- 草萌出土亦過寸,眾芳次第掛清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吳秀才
- 云壓楚山春后雪,風吹襄水坐來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招澤甫竹亭閑話
- 樹杪蒼崖路屈盤,半崖亭榭午猶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半山亭
- 風霜一夜添羈思,羅綺誰家待早寒?燕巢空后誰相伴,鴛被縫來不忍薰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洛中三首
- 烏紗擲去不為官,囊橐蕭蕭兩袖寒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予告歸里,畫竹別濰縣紳士民
- 晨起開門雪滿山,雪睛云淡日光寒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山中雪后
- 吾家頗有東籬菊,歸去秋風耐歲寒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畫菊與某官留別
- 朝陽鳴鳳身輕暖,赴壑剛蛇齒健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睢陽五老圖
- 月華過冷衣襟潤,酒力易消樽俎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月下小飲
- 楊鞭策馬幾多意,原上秋風作曉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晨發故關寄逢吉
- 安知向曉暴風作,一變陽春成大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噴玉潭
- 欲吟佳句到清曉,夜寂愁聞金石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師道雪夜見寄
- 高樓影背星河轉,疏生氣兼風露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邵興宗秋夜學舍宿直
- 嵰地雪甜多不識,吳人未食齒先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酬發運馬子山少卿惠與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