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秋水靜磨金鏡土,夜風寒結玉壺冰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盧先輩自衡岳赴復州嘉禮二首
- 未秋紅實淺,經夏綠陰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洞靈觀冬青
- 散香蘄簟滑,沉水越瓶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夏日戲題郭別駕東堂
- 晴山開殿響,秋水卷簾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晨別翛然上人
- 風衣藤簟滑,露井竹床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病中二首
- 風卷曙云飄角遠,雨昏寒浪掛帆遲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舟行早發廬陵郡郭寄滕郎中
- 朱弦一奏沉湘怨,風起寒波日欲曛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經李給事舊居
- 池光秋鏡澈,山色曉屏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晨至南亭呈裴明府
- 鴉噪暮云歸古堞,雁迷寒雨下空壕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故洛城
- 曉燈回壁暗,晴雪卷簾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留贈偃師主人
- 風急渡溪晚,雪晴歸寺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惟素上人歸新安
- 客醉瑤臺曙,兵防玉塞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看雪
- 繞壁舊詩塵漠漠,對窗寒竹雨瀟瀟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薛秀才南游
- 地鄰冰鼠凈,天映燭龍寒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,先寄二十
- 若為向北驅疲馬,山似寒空塞似云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贈從弟茂卿
- 晴花暖送金羈影,涼葉寒生玉簟風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酬于駙馬二首
- 門前長者無虛轍,一片寒光動水池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題賈巡官林亭
- 九陌華軒爭道路,一枝寒玉任煙霜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奉寄通州元九侍御
- 馬盤曠野弦開月,雁落寒原箭在云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贈渾鉅中允
- 北路古來難,年光獨認寒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太和公主和蕃
- 方隨地脈轉,稍覺水晶寒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茅山洞口
- 長松萬株繞茅舍,怪石寒泉近巖下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宿洄溪翁宅
- 南厄羊腸險,北走雁門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北至太原
- 山隨匹馬行看暮,路入寒城獨去遲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賈校書東歸寄振上人
- 征戍在桑干,年年薊水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題太原落漠驛西堠
- 清月轉瑤軫,弄中湘水寒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聽琴
- 如今竹院藏衰老,一點寒燈弟子燒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頭陀僧
- 燕脂桃頰梨花粉,共作寒梅一面妝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初識梅花
- 茂陵春竟綠,金掌曙空寒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讀侯道華真人傳
- 山盡路猶險,雨余春卻寒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南山旅舍與故人別
- 谷樹云埋老,僧窗瀑影寒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宿廬山絕頂山舍
- 棟里云藏雨,山中暑帶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劉侍御朝命許停官歸侍
- 孤煙靈洞遠,積雪滿山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宿洞靈觀
- 月照閩中夜,天凝海上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酬李郎中侍御秋夜登福州城樓見寄
- 閑看秋水心無事,臥對寒松手自栽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秋日東郊作
- 春雪偏當夜,暄風卻變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對雪(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)
- 壓樹早鴉飛不散,到窗寒鼓濕無聲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長安夜雨
- 丞相銜恩赴闕時,錦城寒菊始離披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司徒相公赴闕
- 曾發簫聲水檻前,夜蟾寒沼兩嬋娟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九華觀廢月池
- 陰埋野色萬條思,翠束寒聲千里秋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隋堤
- 朝攜輕棹穿云去,暮背寒塘戴月回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釣翁
- 云日雖回照,森沉猶自寒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輞川集二十首·茱萸沜
- 月影窗間夜,湖光枕上寒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府試觀蘭亭圖
- 野梅將雪競,江月與沙寒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黔中罷職將泛江東
- 風高斜漢動,葉下曲江寒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
- 月滿方塘白,風依老樹寒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山中夜坐
- 積水浮春氣,深山滯雨寒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人游吳
- 寒氣宜人最可憐,故將寒水散庭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曲歌辭·蘇摩遮
- 羽儀映松雪,戈甲帶春寒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制
- 危戍臨江火,空齋入雨寒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聞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