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霧濯清輝苦,風飄素影寒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懷
- 北地春光晚,邊城氣候寒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經行嵐州
- 高槐暗苦雨,長劍生秋寒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長安客舍,贈李行父明府
- 誦經連谷響,吹律減云寒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
- 霜堞鳥聲苦,更樓月色寒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郭司徒廳夜宴
- 畫戟朱樓映晚霞,高梧寒柳度飛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訪李卿不遇
- 白玉窗中聞落葉,應憐寒女獨無衣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效古秋夜長
- 眾草此時沒,何人知歲寒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詠門上畫松,上元、王、杜三相公(一作崔峒
- 日昃石門里,松聲山寺寒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東城初陷,與薛員外、王補闕暝投南山佛寺
- 舟航依浦定,星斗滿江寒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遠謫歲時晏,暮江風雨寒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換衣防竹暮,沈果訝泉寒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和王卿立秋即事
- 古道松聲暮,荒阡草色寒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哭王注
- 江風轉日暮,山月滿潮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丁少府往唐上
- 同居女伴正衣裳,中庭寒月白如霜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相和歌辭·襄陽曲
- 南入華陽洞,無人古樹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吉中孚拜官歸業
- 潤松秋色凈,落澗夜聲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賦得山泉送房造
- 細雨雙林暮,重陽九日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酬晉侍御見寄
- 清露月華曉,碧江星影寒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貴池道中作
- 揚旌川色暗,吹角水風寒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潤州楊別駕宅送蔣侍御收兵歸揚州
- 樓影半連深岸水,鐘聲寒徹遠林煙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秋夜登潤州慈和寺上方
- 夜凝嵐氣濕,秋浸壁光寒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王右丞山水障二首
- 出岸遠暉帆欲落,入谿寒影雁差斜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和杜使君九華樓見寄
- 河流出郭靜,山色對樓寒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江城晚眺
- 我掛風裳水佩,一笑波寒月白,馀韻觸驚濤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帆落松陵浦
- 林外溪邊,深深見、一林寒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林外溪邊
- 籬落曉來霜,花嫩不禁寒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好事近·籬落曉來霜
- 隔岸紅塵飛不到,水浸寒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浪淘沙·修竹間青松
- 群芳盡老園林燼,獨有寒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采桑子·群芳盡老園林燼
- 隔簾時度柳花飛,猶覺寒成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燭影搖紅·乳燕穿簾
- 靜對秋香菊耐,長共歲寒松老,生意滿西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/水調
- 華堂深院,霜籠月采生寒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杜韋娘·華堂深院
- 稍依簾隙靜,遍覺座隅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清風戒寒
- 雨苔春徑綠,風竹夜窗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金華山人
- 方塘納霽景,一碧共晴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涵碧堂
- 朔風凜凜雪漫漫,未是寒亭分外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寒亭
- 薄薄遠香來澗谷,疏疏寒影近房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梅花
- 長楊靜響千重瓦,大液寒生幾寸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
- 縱使西傾必東出,寧同寒水瀉宮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三
- 濃淡云無定,凄微氣宇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春陰
- 聞說塞門路,白楊風更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堯夫寺丞改葬挽詞
- 泉聲春雨後,月色曉程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
- 丹旐秋風急,清笳曉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侍講原叔挽詞三首
- 年年潑火雨,苦作清明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二首
- 都城有地誰栽竹,只見寒樗與老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公儀龍圖新居栽竹二首
- 袞完民衣足,天下無苦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徐無黨歸婺州
- 光彩若明月,射我枕席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邵不疑學士詩卷杜挺之忽來因出示之且伏高
- 新雷歲旦發聲嚴,冰管寒銷細滴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新韻曾子進早春
- 樓上溫貂方貰酒,竹間寒雀未辭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景彝對雪
- 唯聽夜冰合,為君愁苦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刁景純將之海陵與二三子送於都門外遂宿舟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