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二月江南雪片飛,吳山寒色動征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與(二首)
- 小雨如膏漬陌塵,一溝寒碧曉生鱗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蘇州(九首)
- 湖上水連天,湖光卷盡寒煙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題秦郵露筋祠
- 何心描畫閑金粉,枯木寒山滿故城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調箏人將行,出綃屬繪金粉江山圖,題
- 春泥細雨吳趨地,又聽寒山夜半鐘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吳門 二
- 白云深處擁雷峰,幾樹寒梅帶雪紅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住西湖白云禪院
- 逢君別有傷心在,且看寒梅未落花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憩平原別邸贈玄玄
- 漢月正南遠,燕山直北寒。 -- 出自唐·董思恭·相和歌辭·王昭君
- 陽色薰兩崖,不改青松寒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贈三侍御
- 九月湖上別,北風秋雨寒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送陸擢
- 月沈宮漏靜,雨濕禁花寒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春日早朝應制
- 東皇去后韶華盡,老圃寒香別有秋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暮春感懷
- 冰堅細流咽,燒盡亂峰寒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將赴湖南留別東陽舊僚兼示吏人
- 遙聞相訪頻逢雪,一醉寒宵誰與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酬盩厔耿少府湋見寄
- 朔風無重衣,仆馬饑且寒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游子吟
- 飲水狼子瘦,思日鷓鴣寒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句
- 一鼎雄雌金液火,十年寒暑鹿麑裘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句
- 窗覆垂楊暖,階侵瀑水寒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春日宴宋主簿山亭得寒字
- 不愁亂世兵相害,卻喜寒山路入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僧赴黃山沐湯泉兼參禪宗長老
- 風凋古木秋陰薄,月滿寒山夜景虛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
- 干戈鬧日分頭去,山水寒時信路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和友人送弟
- 深夜欲眠眠未著,一叢寒木一猿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宿村舍
- 三湘月色三湘水,浸骨寒光似練鋪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湘江秋夕
- 立馬不忍上,醉醒天氣寒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別從叔
- 鶴隱松聲盡,魚沈檻影寒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岳麓寺
- 漁父晚船分浦釣,牧童寒笛倚牛吹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登石壁禪師水閣有作
- 珠明玉潤盡驚人,不稱寒門不稱貧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清溪來明府出二子請詩因遺一絕
- 獨自披衣坐,更深月露寒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玉臺體十二首
- 歲計芝田熟,晨裝月帔寒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梁道士謁壽州崔大夫
- 蹉跎江浦生華發,牢落寒原會素車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哭張十八校書
- 歲儉山田薄,秋深晨服寒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山人歸舊隱
- 驅車又愴南北路,返照寒江千萬峰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余干贈別張二十二侍御
- 紅綬蘭桂歇,粉田風露寒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贈魏國憲穆公主挽歌詞二首
- 煙霜暮景清,水木秋光寒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圣制九日言懷賜中書門下及百僚
- 移疾喜無事,卷簾松竹寒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自楊子歸丹陽初遂閑居聊呈惠公
- 蕭蕭落葉送殘秋,寂寞寒波急暝流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舟行夜泊
- 心搖只待東窗曉,長愧寒雞第一聲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自遣詩三十首
- 唯余病客相逢背,一夜寒聲減四肢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自遣詩三十首
- 古甓團團蘚花碧,鼎渫寒泉深百尺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慶封宅古井行
- 時候頻過小雪天,江南寒色未曾偏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小雪后書事
- 清詞醉草無因見,但釣寒江半尺鱸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寄淮南鄭寶書記
- 但掩叢毛穿古堞,永留寒影在空屏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先輩悼鶴
- 飛棹參差拂早梅,強欺寒色尚低徊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行次野梅次韻
- 萬古清風吹作籟,一條寒溜滴成穿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二遺詩
- 逐日生涯敢計冬,可嗟寒事落然空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初冬偶作寄南陽潤卿次韻
- 蕙風杉露共泠泠,三峽寒泉漱玉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琴客之建康
- 繞為千嶂遠,深置一潭寒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贈魏處士五貺詩·太湖硯
- 江客柴門枕浪花,鳴機寒櫓任嘔啞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北渡
- 暗霜松粒赤,疏雨草堂寒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人罷官歸茅山
- 晴看石瀨光無數,曉入寒潭浸不流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洛中晴月送殷四入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