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寒欺雪屋青燈夜,六十猶癡始是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日雜興
- 寒雀群飛最上頭,啄殘香玉翠云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雪后梅邊
- 寒入霜前韭,香傳雨后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蘭溪晚泊
- 寒燠固不齊,勿與時爭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溪行
- 寒剖蜂房戶,晴分麥町畦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墅
- 寒青拔起二千石,山是一分云一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題章氏起青樓
- 寒人崖云齋未久,詩腸雖吼尚禁茶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謝司法有詩次韻
- 寒氈對客澹無欲,清夢不勞曾到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呈和仲
- 寒入湘簾君又去,只隨燕子過年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別友
- 寒驢灞橋雪,可人天一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程少章投贈
- 寒蓑莫袖垂綸手,萬里長江一艇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梁權(quán)郡喜雪
- 寒香嚼得成詩句,落紙?jiān)茻熜胁菡妗?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梅花
- 寒綠翁家塘,昨夢幾傾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題朱塘晦翁亭
- 寒梅殊不情,矜秋吐奇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九日新種梅花開
- 寒聲策策瑯玕碧,香氣浮浮菡萏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橋月夜
- 寒花已共歲年晚,薄酒難禁煙雨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雨夜持螯
- 寒浦醉骨糟丘臺,鳴髇數(shù)肋凌煙閣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趙丞餉酒蟹獐巴
- 寒入吟肩兀蹇鞍,灞橋風(fēng)雪幾躋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謝兄見寄
- 寒圃應(yīng)肥菜,秋霖怕?lián)p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侄
- 寒棲訪精舍,野綠搖輕{左舟右召}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有以晦庵真跡見寄者乃寒棲精舍詩也因次其韻
- 寒日青宮閉,玄堂渭水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莊恪太子挽詞二首
- 寒日嚴(yán)旌戟,晴風(fēng)出管弦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裴大夫赴亳州
- 寒日南宮晚,閑吟半醉歸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戶部侍郎省中晚歸
- 寒蟬近衰柳,古木似高人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假日書事呈院中司徒
- 寒塵妒盡秦王女,涼殿恩隨漢主妃。 -- 出自唐·項(xiàng)斯·古扇
- 寒寺稀無雪,春風(fēng)亦有沙。 -- 出自唐·項(xiàng)斯·寧州春思
- 寒來求紙布,忻來歌舞,饑覓殘馀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重遇吟
- 寒與暑,須當(dāng)避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戒捏怪
- 寒后添些紙布,饑來展手巡街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西江月·寒后添些紙布
- 寒后添些紙布,饑來乞覓殘馀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西江月·寒后添些紙布
- 寒雁聲回,園林色變,暮秋別是風(fēng)光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滿庭芳 九日
- 寒日短,愁云結(jié)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滿江紅 用前韻留別巴陵諸公,時至元十四年
- 寒雁兒呀呀的天外,怎生不捎帶個字兒來?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雙調(diào)】得勝樂
- 寒食近,算人生行樂,少住為佳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呂道山左丞覲回,過金陵別業(yè)。至元
- 寒香細(xì)月空江上,會有春溫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梅花引 和趙平原催梅 天下同文
- 寒暑亦難禁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催衲襖
- 寒夜短檠相對處,幾多詩興為君收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吳梅村集
- 寒為衰日可宜冬,暑作雄風(fēng)足消夏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杜詩
- 寒暑易節(jié)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答趙景猷
- 寒風(fēng)振纖枯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思友人詩
- 寒暑周回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贈劉琨詩二十首 十九
- 寒食秧田千頃碧,飛花滿縣冠山游。 -- 出自·老舍·汕頭行 過澄海三大橋
- 寒齋淡無味,孤坐思悠悠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獨(dú)坐
- 寒燈幾撥盡,借問夜何其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李修伯山居
- 寒塘倒山影,空欲答樵歌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冬雪
- 寒蛩可是知人意,未到莎根只說愁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夜坐
- 寒烏數(shù)點(diǎn)寂相背,頗學(xué)山翁避貴人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畫
- 寒潭直下幾千尺,落羽回波共蕭瑟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荷鷺圖為薛御史作
- 寒檐葉落蛛絲墮,老樹巢傾鶴夢翻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雪后飲胡彥超冬官歸疊席上韻
- 寒雨人孤坐,殘燈雁一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山中懷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