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比似出門千萬事,何如豐儉且隨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贈開先悟老述情三頌自掀持淡泊不事化緣夜坐
- 邦人故眼應回首,詩律傳芳又一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還許推詩軸
- 戒汝一物莫漢嗟,金衣公子春為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聞鶯
- 遙解知君得詩處,竹籬茅舍兩三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徐思遠趙大猷寄梅以詩謝之次韻·和大猷
- 錦心繡口絕鉛華,白氈銅瓶古梵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贈棲賢僧二首
- 卻恨經春長閉戶,等閑風雨不離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何叔遠置酒約游后山值雨
- 幾葉文章開一花,布裘中句已名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徐思遠韻
- 陶朱山下金仟宅,云是當年故相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留題翠峰
- 初疑一飯不可飽,那知歲久今為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寧廉仲載
- 分比雁行長作客,盡饒蜂暖似還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徐思遠趙大猷寄梅以詩謝之次韻·和思遠
- 聞道蒼頭長兒女,主人游宦不還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中冬下汗一日陪方丈訪客因過向民園亭有感
- 自憐雙目瞇塵沙,老欲依僧半在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大明老僧年七十五日誦法華一部
- 張侯無居寄巖上,志和有意學浮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建炎八月乘家舟往來龜山
- 東溪繚繞黃花國,西崦縱橫白酒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九月二十日游桃源寺
- 四事先生俱擅世,一涂后裔不傳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器孀嫂
- 幾見朱衣和露剪,金瓶先進帝王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月浦·瓊花
- 文如翻水艷天葩,始信才猷屬故家。 -- 出自宋·王志道·和高簿送梅
- 多君時送早春葩,不減孤山處士家。 -- 出自宋·王志道·和高簿送梅
- 標格甭奇壓眾葩,數枝頻到士元家。 -- 出自宋·王志道·和高簿送梅
- 雙柱婆娑天上花,殷勤分送士元家。 -- 出自宋·王志道·和譚云翔送雙桂韻
- 衣冠盛事堪書日,六世詞科只一家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慶侄耆登第
- 東風吹雨半斜斜,青草池塘憶謝家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春日書懷
- 潮回畫楫三千只,春滿紅樓十萬家。 -- 出自宋·溫益·句
- 秋風兩度身為客,已見重陽未到家。 -- 出自宋·翁甫·九日
- 煙浦偶同漁父渡,竹籬受宿野人家。 -- 出自宋·翁森·海門道中宿田家
- 云峰疊疊路斜斜,隔洞炊煙三兩家。 -- 出自宋·吳端·春日山行
- 暗香浮動月初斜,彷佛西湖處士家。 -- 出自宋·吳晦之·奚大卿許賦生香亭詩以促之
- 備彴溪橋小徑斜,竹籬茅舍兩三家。 -- 出自宋·吳晦之·雪后尋梅
- 柳未搖金草未芽,尋幽逸興屬詩家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探梅
- 騷人行腳遍天涯,何處青山不是家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贈詩客梅窗
- 我欲離塵換凡骨,愿隨風馭到仙家。 -- 出自宋·吳世范·白鶴山
- 方外何人差可友,歲闌底處定為家。 -- 出自宋·吳說·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
- 滿巷門基帶磚石,有時認得故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蕭澥·亂定到邑
- 池塘多放聊添稅,田地深耕足養家。 -- 出自宋·謝諤·勸農
- 天暖地腴當亟播,好蠲甲穀潤田家。 -- 出自宋·熊克·勸農十首
- 莫把金丹輕點化,正愁生死困安家。 -- 出自宋·熊與龢·唐玄宗鐵像
- 津亭空樹集馀鴉,望斷孤云是我家。 -- 出自宋·徐端·丙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
- 鬢絲冉冉負年華,客夢無時不在家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酬里中友人代得韻
- 夜船搖兀當乘槎,得與僧俱似出家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夜過富春
- 經年官況渾如客,計日安書已到家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獨坐
- 取之無盡山林藏,求而有余農圃家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宿野墅五更窗月照瓶中老梅清甚有感
- 撲面京畫塵影華,杜鵑聲底客思家。 -- 出自宋·徐清叟·害賈平章
- 一種清香來月殿,十分雅態出仙家。 -- 出自宋·徐榮叟·瓊花
- 東門楊柳暗藏鴉,東門行客欲離家。 -- 出自宋·許志仁·東門行
- 輕舟系石依蒹葭,春后清江便是家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白石潭
- 可憐十宿無喧雜,不在僧家即道家。 -- 出自宋·薛田·別云臺觀同宿饒益寺與魏野聯句
- 莫論塵土與煙霞,收拾襟懷即我家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漁村雜句十首
- 晴空萬里散余霞,一葉漁舟穩似家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
- 東皇君來流曉霞,莫看西北王母家。 -- 出自宋·閻伯敏·十二峰·望霞光
- 巖屏晚樹噪寒鴉,嵐翠樓臺釋子家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華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