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北人盡道江南好,江南才到便為家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江南曲(五首)
- 涼風裊裊吹游子,何處松楸是汝家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謙上人秋興(六首)
- 黍穗高低菊有華,廛居恰似野人家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有感(七首)
- 雞籠山下路,記得鳳城,數十萬人家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江南憶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韻
- 一爐香篆裊窗紗,紫燕尋巢識舊家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晨起口占
- 狂歌走馬遍天涯,斗酒黃雞處士家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憩平原別邸贈玄玄
- 謝相園西石徑斜,知君習隱暫為家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寄劉禹錫
- 望闕未承丹鳳詔,開門空對楚人家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司空拾遺
- 東城南陌頻相見,應是壺中別有家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韓道士(一作張佖詩)
- 自從貴主和親后,一半胡風似漢家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隴西行四首
- 一溪云母間靈花,似到封侯逸士家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竹十一首
- 可憐虎竹西樓色,錦帳三千阿母家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
- 春山杜鵑來幾日,夜啼南家復北家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子規思
- 北闕彤云掩曙霞,東風吹雪舞仙家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和春日玩雪應制
- 畢竟金多也頭白,算來爭得似君家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衡陽隱士山居
- 少年心壯輕為客,一日病來思在家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日臥病(一作秋日旅中)
- 漸入空濛迷鳥道,寧知掩映有人家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桃源篇
- 法味已同香積會,禮容疑在少施家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惠上人房宴別
- 今日成陰復成子,可憐春盡未歸家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句
- 半酣乍奏云和曲,疑是龜山阿母家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戲贈張煉師
- 孝成皇帝本嬌奢,行幸平陽公主家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飛燕篇
- 楊柳青青杏發花,年光誤客轉思家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春日歸思
- 病來前約分明在,藥鼎書囊便是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自遣詩三十首
- 壚中有酒文園會,琴上無弦靖節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夏景沖澹偶作次韻二首
- 波搖疏兮霧濛箔,菡萏國兮鴛鴦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問吳宮辭
- 高窗曲檻仙侯府,臥葦荒芹白鳥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褚家林亭
- 大小三峰次九華,靈蹤今盡屬何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寄茅山何威儀二首
- 決決春泉出洞霞,石壇封寄野人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謝山泉
- 此日遨游邀美女,此時歌舞入娼家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公子行
- 灞上春風留別袂,關東新月宿誰家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崔十三東游
- 橫云嶺外千重樹,流水聲中一兩家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題郎士元半日吳村別業,兼呈李長官
- 林間客散孫弘閣,城上山宜綺季家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登劉賓客高齋(時公初退相,一作春題劉相公
- 故城門外春日斜,故城門里無人家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過故洛城
- 傷秋不是惜年華,別憶春風碧玉家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秋園
- 幸接上賓登鄭驛,羞為長女似黃家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閑園即事贈考功王員外
- 自從身逐征西府,每到花時不在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郵亭殘花
- 分明西國人來說,赤佛堂西是漢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
- 紫陌酺歸日欲斜,紅塵開路薛王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雜曲歌辭·大酺樂
- 杜陵歸去春應早,莫厭青山謝脁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和杜使君九華樓見寄
- 秋風四面足風沙,塞外征人暫別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破陣樂
- 宋祖昔日皆曾習,占斷風流第一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巧匠園縫異樣花
- 盡日會稽山色里,蓬萊清淺水仙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絕句
- 舍舟入洞夕陽斜,得見方村八九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桃源
- 閑過樓臺飛盡日,又因風雨宿誰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詠蝶
- 惟有孔林殘照里,至今猶屬仲尼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宣圣墓
- 冉冉雙幡度海涯,曉煙低護野人家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過文登營
- 蒲坂之城在其涯,渠渠碧瓦十萬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知儀州太保蒲中書齋
- 天下逃難不知數,入海居巖皆是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桃花源詩
- 聞香已入中都府,團品爭傳太傅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
- 不問主人兼客至,明朝騎馬到君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江鄰幾學士得雷殿直墨竹二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