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庾舅已能窺帝室,王都還是預(yù)人家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建康
- 盛事兩般君總得,老萊衣服戴颙家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西華黃煉師
- 今日風(fēng)流卿相客,舊時基業(yè)帝王家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支使蕭中丞赴闕
- 應(yīng)見使君論世舊,掃門重得向曹家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魏校書兼呈曹使君
- 數(shù)處微明銷不盡,湖山清映越人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繼·會稽郡樓雪霽
- 靈巖有路入煙霞,臺殿高低釋子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繼·游靈巖
- 紫陽宮女捧丹砂,王母令過漢帝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繼·上清詞
- 自從身逐征西府,每到開時不在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繼·郵亭
- 扁舟日落駐平沙,茅屋竹籬三四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竹枝歌
- 隔年預(yù)與園夫約,春雨晴時問汝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外孫文九新春五絕句
- 眼看東鄰五畝花,茅檐竹戶野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東軒即事三首
- 弟子憐師將去國,關(guān)門望氣載還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樓觀
- 游宦歸來四十載,粗成好事一田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再賦葺居三絕
- 僵雁墮鴟誰得罪,敗墻破屋若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賦雪二首
- 東夷従古慕中華,萬里梯航今一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(xué)士奉使高麗二首
- 神仙不與人間異,弟妹還應(yīng)共一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君州宅八詠 李八百洞
- 僵雁墮鴟誰得罪,敗墻破壁若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賦雪二首
- 東夷從古慕中華,萬里梯航今一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(xué)士奉使高麗二首
- 綠葉成陰花結(jié)子,便須攜客到君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馬上見賣芍藥戲贈張厚之二絕
- 不及故鄉(xiāng)山上女,夜従東舍嫁西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昭君村
- 本種杉松為老計,晚將亭榭付鄰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王復(fù)處士
- 老翁衰病不憂花,百口唯須麥養(yǎng)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二月望日雪二絕
- 造物不違遺老意,一枝頗似洛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遲賦千葉牡丹
- 好事若能頻載酒,不妨?xí)r復(fù)到楊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見和
- 竹簡多于孔氏壁,牙簽新似鄴侯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臨江蕭氏家寶堂
- 竹簡多於孔氏壁,牙簽新似鄴侯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臨江蕭氏家寶堂
- 黍麥候遲初響罋,米鹽法細未還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九月十一日書事
- 城中三月花事起,肩輿遍入公侯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司馬君實端明獨樂園
- 紫竹暗生眠岫筍,山丹強比洛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吳氏園
- 西寺衲僧并食葉,因君說與故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蜀人舊食決明花耳潁川夏秋少菜崇寧老僧教人
- 葵麥迷煙處,問離巢孤燕,飛過誰家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憶舊游·送人猶未苦
- 玉輦縱橫過主第,金鞭絡(luò)繹向侯家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長安古意
- 幾樹參差江上路,數(shù)枝裝點野人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梅
- 最苦酒徒星散后,見人兒女倍思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九日
- 幾處敗垣圍故井,鄉(xiāng)來一一是人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淮村兵后
- 軒冕難遮兩鬢華,官居雖好不如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湖南漕李革夫被召乃丐歸
- 詩酒放懷真是癖,江湖久客若無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衡陽度歲
- 肯對騷壇輕著語,后山詩句已名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陳漕領(lǐng)客西園賞海棠
- 歸無駟馬空題柱,敝盡貂裘忙到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家中作
- 鏡中雙鬢已非鴉,身在江湖心在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南康縣用東坡留題韻
- 意象全然似村落,又添茅屋兩三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題黃州謝深道國正山庵
- 憂風(fēng)憂雨動經(jīng)月,足食足衣能幾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豫章巨浸呈陳幼度提干
- 旌旗千騎擁春華,傾動臨川十萬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董侍郎山園燕樓宗丞
- 山中寂寞去程賒,莫惜頻頻到酒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入閩道中
- 白頭那辦老生涯,幸有癡兒可主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清明前夢得花字
- 此是尋梅端的處,折來須付與詩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寄尋梅
- 陽春夭冶二三月,從風(fēng)簸蕩落西家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總有高人愛高潔,踏雪誰肯來山家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一
- 騎鶴歸來城郭是,月明簫管起誰家?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十二
- 翠云不隔西湖路,夢入咸平處士家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紅梅 其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