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第1個字的詩句
家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家鄰賀老千秋觀,袖有曾公一瓣香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送越人姚日章游淮
- 家棄蜀鄉年歲遠,身潛洛寺屋廬深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韜光庵
- 家人繼之睽,二女志不投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三綱嘆
- 家傳余政譜,師授存學則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興程縣尹
- 家君授余學,感子為發揮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送胡雙湖歸新安
- 家山千里遠,夢難覓。 -- 出自宋·黃子行·小重山·一點斜陽紅欲滴
- 家住千峰落照邊。 -- 出自宋·邵桂子·次韻方虛谷遷居
- 家咫尺。 -- 出自宋·彭子翔·暗香·停云望極
- 家住清湘云外窟,肯隨玉筍同班。 -- 出自宋·張伯壽·臨江仙·家住清湘云外窟
- 家傳醫國秘,殊不諸子儔,有用即隆平,豈特為東周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送詹仲通縣尉
- 家在兩三千里外,人生一十六年間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挽吳夫人
- 家欲自豐無楮幣,爨憑誰執有荊釵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自寬
- 家法從來師靜治,趙張高掩前蹤。 -- 出自宋·王阜民·臨江仙·家法從來師靜治
- 家甚長卿貧,身多公干病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長安敘懷寄崔十五
- 家林正如此,何事賦歸田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林館避暑
- 家有京坻詠,人無溝壑戚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道州觀野火
- 家貧草具惟雞黍,地僻柴門但雀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韓毅伯韻三首
- 家書未到鵲先喜,春事無多鶯又啼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晚憩田家二絕
- 家如錦里先生甫,詩似錢塘處士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子大有游東山之約以詩相趣因次其韻
- 家庭有此萬金產,何憂門戶無光輝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留獻之初得孫
- 家住玉笥西,別有壺中天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謝安國歸清江
- 家方藏寶墨,地已獻佳城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京丞相挽詩
- 家聲本光融,人物亦英偉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張飾之
- 家聲元是封胡后,人物還如晉宋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謝安國韻
- 家有青箱學,文名早擅場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萬宣教挽詩
- 家家饌觴豆,拜掃墟墓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寓居分寧去故鄉千里不歸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長
- 家聲將益大,車馬炫門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黃元靜廣先樓
- 家在青山下,投閒歲月多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贈平首座
- 家林千里遙相憶,幾度停車一悵吟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贈歐陽詹
- 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盡紅絲幾萬條。 -- 出自唐·林杰·乞巧
- 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盡紅絲幾萬條。 -- 出自唐·林杰·七夕
- 家占溪南千個竹,地臨湖上一群山。 -- 出自唐·熊孺登·青溪村居二首
- 家書十年絕,歸去知誰榮。 -- 出自唐·費冠卿·久居京師感懷詩
- 家貧思減選,時靜憶歸耕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寄寧海李明府
- 家肥待親懿,人樂思管弦。 -- 出自唐·張光朝·荻塘西莊贈房元垂
- 家住吳王舊苑東,屋頭山水勝屏風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夢鄉
- 家山太湖淥,歸去復何如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書懷
- 家書欲寄雁飛遠,客恨正深秋又來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早秋歸
- 家山去此強百里,弟妹待我醉重陽。 -- 出自唐·崔櫓·重陽日次荊南路經武寧驛
- 家風負荷須名宦,可惜千峰綠似藍。 -- 出自唐·崔櫓·過南城縣麻姑山
- 家信不來春又晚,客程難盡水空流。 -- 出自唐·崔櫓·春晚泊船江村
- 家遠信音稀,懷歸未得歸。 -- 出自唐·潘緯·鑾江秋暮
- 家國興亡身獨存,玉容還受楚王恩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息國
- 家貧人不聘,一身無所歸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寒女行
- 家家只是栽桃李,獨自無根到處生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柳十首
- 家國三千里,中宵算去程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早行
- 家在五云溪畔住,身游巫峽作閑人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悼范攄處士
- 家林蛇豕方群起,宮沼龜龍未有期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題陳正字林亭
- 家山不在此,至此可歸休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過山家
- 家從中路挈,吏隔數州迎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送董卿赴臺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