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在第3個字的詩句
宛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柳條宛轉結,蕉心日夜卷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子夜四時歌(二首)
- 紅霞宛宛歌聲外,漢水團團明鏡前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大堤曲
- 開緘宛見諫議面,手閱月團三百片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
- 閨中宛轉今若斯,誰能為報征人知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和李侍郎古意(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嶠)
- 青娥宛宛聚為裳,烏鵲橋成別恨長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女子
- 永懷宛洛游,曾是彈冠望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酬燕公出湖見寄
- 念離宛猶昨,俄已經數期。 -- 出自唐·沈千運·贈史修文
- 春風宛陵路,丹旐在滄波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哭張倉曹南史
- 昔夢宛可記,靈契方茲達。 -- 出自宋·謝絳·小隱園詩
- 耳傍宛聞車馬動,簾外已覺邊風生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陸君置酒為予唱陽關即席有作
- 萬蹄宛馬休南牧,一嘯燕姬慰北征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大名府簽幕吳都官幾復移粹安肅
- 君今宛是林和靖,我亦何如杜伯升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文炳近歲節感愴作詩寬之
- 腰肢宛勝章臺柳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漁家傲·燭彩花光明似晝
- 城郭宛然人未老,笑談終昌座生風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呈恩主戶部郎中
- 一望宛無戎甲馬,四圍皆是流封疆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九支池二首
- 輕盈宛轉,妙若鳳鸞飛越。 -- 出自宋·劉浚·期夜月·金鉤花綬系雙月
- 客愁宛轉凌雙鬢,歲律侵尋寄一杯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春近風日漸佳與似表弟開小戶維修不后庭
- 蛾眉宛轉,竟殞鮫綃,香骨委塵泥。 -- 出自宋·董穎·薄媚
- 雪木宛冰甌凝灝露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清平樂·花陰轉午
- 持疏宛成趣,茂密相映蔽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高山宛在綠琴里,白發從多清鏡中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黃執禮六首
- 寒午宛是臨風好,冷艷還於照水宜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與韓蒲向憲唐干諸人
- 山清宛然大裘尊,藻粉之間繡光焞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清湖山大火
- 景物宛如圖畫里,星河只在戶庭間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凌歊臺六首
- 此身宛在真仙窟,回首空懷太守章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又陳伯明知郡遠寄詩篇因次韻二首
- 仙骨宛然同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武陵春·曉日簾櫳初破睡
- 入戶宛然聞愾息,恍惚欲下來舉觥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著存亭
- 晤言宛如昨,庭葉忽再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悲秋
- 幅巾宛有林下風,身雖隱約聲如鏞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題端約喜神詩
- 峰勢宛如神峻拔,瀑痕渾似筆濃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
- 俯誦宛陵句,仰觀文正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拜嚴方范祠
- 清聲宛轉歌金縷,纖手殷勤捧玉鐘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鷓鴣天·秋月明眸兩鬢濃
- 他年宛水昭亭外,把玩猶能絕點塵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次韻衛慶陽使君送別這章
- 歌喉宛轉繞華堂,總是長生曲。 -- 出自宋·劉仙倫·好事近·桃李綠陰濃
- 暮歌宛如笑,達旦不肯休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六月十八日作
- 隨風宛轉未肯落,猶作霓裳羽衣舞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家園即事十三首
- 推窗宛見野梅面,帶雨猶如看花息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梅韻
- 嘉會宛如魚在水,遠猷直放馬歸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壽章參政
- 雙龍宛其軸兮,森毛發以骨寒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徽宗皇帝秋賦御書贊
- 帖字宛然,既莊而復廳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曾宣靖類見帖贊
- 盤旋宛游龍,披離擘輕絮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
- 兩山宛似南北峰,況有層塔相映帶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次楊監簿新癖小西湖韻
- 冠簪宛如刻,蘚蔓不敢封。 -- 出自宋·王易簡·九鎖山十詠
- 琴絲宛轉。 -- 出自宋·陳恕可·齊天樂·碧柯搖曳聲何許
- 倚柱宛然聞鶴語,買花卻不要犀錢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是日歸館中作
- 如今宛轉稊著地,常向綠陰勞夢思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門前柳
- 花密宛如飄六出,葉繁何惜借雙眉。 -- 出自唐·羅紹威·柳
- 素翟宛昭彰,遙遙自越裳。 -- 出自唐·王若巖·試越裳貢白雉
- 暫下宛利城,渺然思金華。 -- 出自唐·葉法善·留詩
- 蓬萊宛然異境,愛琪花、瑤草近人香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木蘭花慢 賀彭子壽伯塤叔侄新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