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在第3個字的詩句
宛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香風宛轉珠簾動,纖手親傳玉鲙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湖上書所見
- 人生宛有去來今,臥聽檐花落秋半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26
- 窗間宛轉蜂尋蜜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菩薩蠻·粉香映葉花羞日
- 為問宛溪橋畔柳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鳳棲梧/蝶戀花
- 風物宛然長在眼,只人非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攤破浣溪沙/山花子
- 逢迎宛似平生舊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醉袖/踏莎行
- 形勝宛然在,太行西北來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杜仲觀
- 生長宛水上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襄陽蹋銅蹄歌
- 音容宛在目,爭免涕飄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安之朝議哀辭二首
- 山川宛如舊,多少未來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瞑目
- 秋毫宛皆具,獨竊天地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謝興宗惠草蟲扇
- 流泉宛轉雙開竇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勸金船·流泉宛轉雙開竇
- 離腸宛轉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清平樂·離腸宛轉
- 詞翰宛如(一作成)麟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
- 棄置宛洛游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始之宣城郡詩
- 客舍宛如村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南鄉子·小雨濕黃昏
- 梳翎宛若相逢喜,只怕才來又驚起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鶴媒歌
- 春風宛轉虎溪傍,紫翼紅翹翻霽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紫參歌
- 勝事宛然懷抱里,頃來新得謝公詩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和慕容法曹尋漁者寄城中故人
- 林多宛地古,云盡漢山稀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菊潭王明府
- 今來宛溪上,柳以故歲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八月十五夜有懷
- 精神宛如生,于腮復穿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邵不疑學士所藏名書古畫
- 句清宛微渾,三洲分細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三十二弟寺丞歸宣城因寄太守孫學士
- 歸來宛溪上,厭往昭亭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晚坐北軒望昭亭山
- 房櫳宛轉垂翠幕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雜曲
- 土山宛轉屈蒼龍,下有盤盤蓋世翁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東山謁外大父墓
- 空瓶宛轉下,長綆轆轤盤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
- 碧筩宛宛中可觴,為君行歌酌天漿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觀蓮
- 春風宛陵道,萬里晉陽花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范真傳侍御累有寄,因奉酬十首
- 前心宛如此,了了隨靜生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宿悟空寺贈僧
- 全家宛陵客,文雅世難逢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宣城逢張二南史
- 藤垂宛地縈珠履,泉迸侵階浸綠錢。 -- 出自唐·包何·和程員外春日東郊即事
- 亭傳宛如行部日,冠纓猶帶觸邪風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濟南杜郎中
- 低回宛轉何似,行路繞羊腸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訴衷情·閑中一篆百花香
- 子如宛馬駒,未得飽芻粟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陳彥正教授之官富州
- 裒然宛成帙,十二年言行,其間憫農切,今昔頗可證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尚書蔣溥奏進所刻御制詩集書此志懷
- 歌聲宛轉色娉婷,種種春光無不有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四禽圖
- 徐元宛似歷山中,義氣從間窄不容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田疇
- 初聞宛不信,中話涕漣洏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傷王學士
- 小軒宛若壺中天,玉琴不斷雨聲傳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和劉圣俞顧龍山約客韻
- 青蒲宛宛全淹水,紫筍斑斑半出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后溪晚步
- 新蔬宛宛生晴圃,淺溜涓涓出暖沙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依韻和蒲誠之春日即事
- 紛紜宛轉更堪看,壓竹摧巢井徑漫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敘雪獻員外
- 躞蹀宛駒齒未齊,摐金噴玉向風嘶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天馬辭二首
- 清談宛有南朝體,嘉遯全忘北闕情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寄章徵君
- 今日宛如春夢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西江月·山拱羅城四面
- 洲沙宛在水中央,荻屋蓬窗似野航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贈鴻宿洲淮士
- 官河宛轉無風力,馬曳驢拖鼓子船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驚鴻宛轉掌中身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浣溪沙
- 風光宛似當年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清平樂·煙鬟斂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