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在第7個字的詩句
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偷元化,用自然宗祖,全在靈臺。 -- 出自宋·衣白山人·沁園春·一粒金丹
- 子建文章,懿侯宗范,叔度襟懷,紫芝眉宇。 -- 出自宋·段倚·醉蓬萊·正星杓首舍
- 青眼雖慚阮嗣宗,為君解榻席相重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何元清韻九絕
- 洙泗之學心為宗,以心會理俱圓融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徐秘校達軒
- 引派昆山峻,朝宗海路長。 -- 出自唐·張良器·河出榮光
- 了了在心中,南宗與北宗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贈志空上人
- 入律三春照,朝宗萬里通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東風解凍省試
- 吳魯燕韓豈別宗,曾無外御但相攻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祭足
- 摻袂向江頭,朝宗勢未休。 -- 出自唐·喬舜·送德林郎中學士赴東府(得江)
- 不逐滄波叟,還宗內外篇。 -- 出自唐·薛少殷·臨川羨魚
- 九派混東流,朝宗合天沼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登廬山東峰觀九江合彭蠡湖
- 眉山三蘇宋儒宗,長公矯矯人中龍。 -- 出自·袁華·拜石壇詩
- 傳癖稱元凱,文宗得子昂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寄偰正字
- 元始虛無是祖宗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減字木蘭花·七年風害
- 得玄玄、玄里真宗,這番了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永遇樂·正好回頭
- 今朝專禮我華宗,慈悲為首諸公辦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踏莎行 干友打斧
- 疾速回心認祖宗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南鄉子 重陽全真集卷之十二
- 運卦爻、識祖明宗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上平西·到仙園
- 太古真風,玄元宗祖,闡?靈寶符文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庭芳·太古真風
- 內闡規函致本宗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楊柳枝·內闡規函致本宗
- 虛靈不昧是根宗。 -- 出自元·王*·煉丹砂·學佛*玩真空
- 一旦君臣中,奪宗物論喧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擬古
- 異端維既絕,儒宗缺皆補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讀韓文詩
- 大士清歌發,南宗密印存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譯經光梵大師
- 濟物功偏厚,朝宗勢不迷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惠泉
- 列子風回馭,林宗雨墊巾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楊道士歸蔡州
- 九廟威靈遠,三宗德業尊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孝宗皇帝挽詞五首
- 自為師說竟誰宗,每事持平屬此翁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挽尤延之尚書
- 甘盤夢不入高宗,四皓莫知其所終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沈帥
- 有人問我解何宗,瞬若多神面門黑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偈
- 儒雅弘寬世所宗,汗青中介牧羊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讀公孫弘卜式兒寬傅
- 坐令四太平,太宗先光輝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送碧梧入府
- 蒲室傳心第一宗,老尋古剎寄行蹤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寄南屏渭長老
- 九派滔滔急,朝宗意頗長。 -- 出自·陳昂·掛帆
- 白鹿薪傳一代宗,流行直到海之東。 -- 出自·馮友蘭·參加國際朱熹學術講座會有感
- 我喜從今云,吾宗有逋客。 -- 出自宋·查元方·查公山
- 再詣東祠諸儒宗,薦以時器陳時饔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
- 釋老新來各有宗,西民最惜一民窮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賈鹿泉屢約一出小詩代行十首
- 闕下家聲世所宗,九侯珪組疊仍重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建寧林知丞
- 脫落章句卑,統宗而會元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
- 太官減膳羞,瞽宗徹音樂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彗星
- 羨君懷利器,吾宗秀而賢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送子謹叔
- 濫觴岷山側,朝宗蓋自然。 -- 出自宋·杜曾·峽山古調
- 諸老非前日,吾宗有若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方去言府判挽詩二首
- 不見秋崖老,吾宗尚有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口寄方去言
- 莆田鄣郡本同宗,更著深衣臭味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方復大宣城學錄
- 閻公大學今儒宗,邀子同宿玉堂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康彥博文夫吉州教長句二十韻
- 吳淞人物老儒宗,閩浙文章屬鉅公。 -- 出自宋·房子靖·秋闈鎖試贈趙茂實
- 參寥一以去,詩宗久無傳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北澗禪師留別
- 國家福未艾,祖宗臨孔威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除景說歸三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