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字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一繩云杪,看字字懸針垂露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長(zhǎng)亭怨慢·雁
- 鏤管簪花書小字,把郎詩學(xué)魯?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三十九
- 群雁橫空成一字,孤螢度水似雙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同鄧孤舟林片雪二友晚吟三首
- 一片紫菱開十字,中間放過采蓮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湖上偶成二首
- 政須改銅官,大字鑱崖腹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銅官山
- 祿食自紛紜,撫字誰最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用元望韻遣興見寄
- 列國(guó)山河分雁字,一門金玉盡龍?bào)J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賀容府韋中丞大府賢兄新除黔南經(jīng)略
- 紫皇玉鏡蟾蜍字,墮地千年光不死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古鏡篇
- 蜀門峰勢(shì)斷,巴字水形連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田道士使蜀投龍
- 一生看卻老,五字未逢知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途中春
- 已取貝多翻半字,還將陽焰諭三身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靈徹上人以詩代書見寄
- 武符頒美化,亥字訪疑年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馮絳州早秋絳臺(tái)感懷見寄
- 當(dāng)年貴得意,文字各爭(zhēng)名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李四擢第歸覲省
- 定因詞客遇,名字始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容顏南國(guó)重,名字北方聞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曲歌辭·妾薄命三首
- 愿得遠(yuǎn)山知姓字,焚香洗缽過馀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夜投豐德寺謁海上人(一作盧綸詩)
- 堪觀處,偷頭十字拐,舞袖拂銀鉤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十二香皮
- 細(xì)讀箕疇,洛書字、六旬有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細(xì)讀箕疇
- 留不住、青原撫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父老持杯水
- 父母無生名甚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歸朝歡·天地初分何處寄
- 以悔明茲橋,大字標(biāo)板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司馬悔橋
- 郁郁蛟纏三大字,停停虹貫四明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慶元府額上牌致語口號(hào)
- 花底有小鳥,其字曰桃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通判桃花廳
- 日來翻覆又睹字,久苦堙埋窟螻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
- 自慚把筆粗成字,安可遠(yuǎn)與鍾王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
- 卷窮赤印置小字,置字乃是陶尚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何君寶畫
- 微生守賤貧,文字出肝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晏相公
- 手中把筆衵小字,字以通情形以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當(dāng)世家觀畫
- 紙中七十有一字,丹砂鐵顆攢芙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得福州蔡君謨密學(xué)書并茶
- 況侯有古學(xué),小字刻珉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邵不疑學(xué)士所藏名書古畫
- 舞罷英英書大字,玉指握管濃云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王氏書
- 并寄陽冰古篆字,字形矯矯龍蛇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歐陽永叔寄瑯琊山李陽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詩一
- 天恩新賜服,書字欲傳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微上人歸省天臺(tái)
- 長(zhǎng)安到未晚,文字當(dāng)幾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永興書寄王申
- 鄙哉封禪碑,數(shù)字昔鐫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
- 霞壁幾千尋,四字侔篆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
- 丫頭石雖斷,文字未全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丫頭石
- 仕宦偶同郡,文字可以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夜酌趙侯家聞合流曹光道詣府遂訪之一夕縱談
- 史漢抉精深,文字光粲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答宋中道
- 袖銜藤紙書,題字遠(yuǎn)已認(rèn)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得曾蛩秀才所附滁州歐陽永叔書答意
- 其詩二百篇,文字必已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裴如晦萬里集書其後
- 始沒春秋義,十字固莫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八夫子篆
- 蘚碑剝爛少文字,雨耕拾寶牛蹄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永興通判薛虞部
- 且觀道傍碑,文字今已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孫司諫知鄧州
- 薛君堂懸山水字,請(qǐng)我試作山水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薛九公期請(qǐng)賦山水字詩
- 學(xué)術(shù)窮後先,文字少許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永叔子履冬夕小齋聯(lián)句見寄
- 楊生謢己短,不字不肯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內(nèi)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
- 得賢如漢盛,五字變周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一
- 但依音響得其字,因與爾雅殊形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
- 廢壘漢錍金刻字,古原秦冢石為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察推縝之鄧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