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在第5個字的詩句
字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爾有五七字,今無六一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洛浦善先長老贈詩自方無本惠勤答詩二首
- 詩到黃初字永和,半生西望遡明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曾無疑校勘
- 如何無一字,端的報來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居厚弟二首
- 空馀清儉字,長使郡人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樓旸叔二首
- 六言與七字,如九轉煉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演雅二十韻
- 眉間八十字,愿汝過翁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錦孫
- 共燈抄細字,分俸贖寒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五一弟先輩二首
- 載醪談文字,其樂侔擊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崔白訪戴圖
- 二百新題字四千,庚申已后甲寅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林夢馨本朝雜詠
- 乃知景升字,差勝少游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晚悟
- 世間空有字,天下便無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趙紫芝
- 細認苔間字,方知鑄塔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鐵塔寺
- 窗昏愁細字,檐暗亂疏更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苦雨
- 展書明細字,烹茗濕疏煙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雪中登王正中書閣
- 譜之入文字,滿卷冷雪照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讀楊山人詩
- 壁間細書字,多是親寫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
- 題為賞豐字,義不止營繕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邛州賞豐亭并序
- 成都敏行字無演,所謂萬星中一月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無演歸成都
- 高僧把金字,擁衲對云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續(xù)青城山四詠·香積寺
- 凡百十九字,詭怪摹物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晉銘
- 咄咄空書字,便便聲晝眠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衰晚
- 彩勝宜春字,流霞曼壽觴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后閣
- 前生陳正字,今代傅中書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明尚書汪圣錫挽詞二首
- 今誰主文字,好繼退之碑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中奉大夫直徽猷閣致仕邵及之挽詞二首
- 簡蠹蟫穿字,帙藏蛛織衣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折仲古樞密韻寄題耒陽曹欽臣彥若藏書室
- 平淮勒碑字如斗,鐃歌奏曲聲召雷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續(xù)洗兵馬上李制置
- 名九轉丹,字千金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米積外科僧照源堂
- 安西樓碑字如斗,勛名爛漫官稱高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交代王公輔
- 字,是亨本於元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張?zhí)┖嗳?/a>
- 何為別眉字,於今十四春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
- 碑已無文字,人猶敬子孫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經墮淚碑
- 無端為五字,字字鬢星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
- 新詩陶雪字,玄發(fā)有霜莖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送夏郢歸錢塘
- 道只傳伊字,詩多笑碧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東林和尚
- 何以好識字,識字勝他人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丈夫不識字,無處可安身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不假尋文字,直入如來地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墓雨滴碑字,年年添蘚痕。 -- 出自唐·可止·哭賈島
- 幽微十萬字,枝葉何扶疏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感興四首
- 墻陰數(shù)行字,懷舊慘傷情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長沙開元寺昔與故長林許侍御題松竹聯(lián)句
- 誰家少女字千金,省向人間逐處尋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贈妓人
- 卷羅幃,錦字書封了,銀河雁過遲。 -- 出自唐·牛嶠·女冠子·綠云高髻
- 近看三歲字,遙見百年心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寄李侍御
- 名高五七字,道勝兩重科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京參翁先輩歸閩中
- 八韻與五字,俱為時所先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吊水部賈員外嵩
- 遠信三年字,空庭尺五天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前檻十二韻
- 封翻天竺字,助發(fā)海潮音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譯經光梵大師
- 兒童不識字,耕稼鄭公莊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過魏文貞公舊莊
- 稍厭理文字,惟思弄孫兒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行運河辛大觀先行以此走寄
- 綠葉同心字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虞美人·瑤琴一弄清商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