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江分巴字水,樹入夜郎煙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漸至涪州先寄王使君
- 催科撫字意何如,吏莫難于縣大夫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簡簿
- 四王名字異,且復形狀殊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徐商叟所藏李伯時四天王圖
- 更于文字外,會取法無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僧惠日歸蟠龍山
- 門楣大字扁梅隱,要與梅兄同歲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張德夫園亭八詠·梅隱
- 八行銀字非常草,六出天花盡是梅。 -- 出自唐·熊孺登·雪中答僧書
- 誤攻文字身空老,卻返漁樵計已遲。 -- 出自唐·滕倪·留別吉州太守宗人邁
- 名期五字立,跡愧九年來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呈薛博士
- 欲知字字驚神鬼,一氣秋時試夜吟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歐陽示新詩因貽四韻
- 欲將碧字相教示,自解盤囊出素書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長生碧字期親署,延壽丹泉許細看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漢武帝于宮中宴西王母
- 封題錦字凝新恨,拋擲金梭織舊愁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織女懷牽牛
- 摧藏名字在,疏率饌殽真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宿趙山采別業(yè)
- 早知文字多辛苦,悔不當初學冶銀。 -- 出自唐·薛昭緯·謝銀工
- 長因五字至,暫得兩眉開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侍郎吟思愈清逸才無敵唱彌高而和彌寡我已竭
- 玉堂四字重千金,宸翰親揮賜禁林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御書飛白玉堂之署四字頒賜禁苑今懸掛已畢輒
- 昔除正字今何在,所謂人生能幾何。 -- 出自唐·王延彬·哭徐夤
- “不著一字”是說詩的主旨不要抽象直白地說出來,詩的主旨要蘊含于詩的形象中,通過“言外意”讓讀者“思而得之”,做到了這一步,詩就風 -- 出自宋·周濆·逢鄰女
- 鏤成寶字題宮戶,剪出名花趁御筵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太皇太后合春帖子
- 波開綠字出,瑞應紫宸居。 -- 出自唐·叔孫玄觀·洛出書
- 更因文字外,多把史書看。 -- 出自唐·懷浦·贈智舟三藏
- 春空雁字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玉燭新 題李伯瞻一香圖次韻
- 三縑一字不易得,筆價亦與時俱昂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贈制筆王世超
- 一書永字三嘆賞,八法以之隨意足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贈制筆王世超
- 紅箋錦字信沉沉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巫山一段云 聚鶴峰
- 若蘭錦字多華麗,未減風流賦洛神。 -- 出自·袁華·無題擬李商隱(四首)
- 君遷正字職,秩視校書郎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寄偰正字
- 烏絲細字書題罷,黃葉乘秋正打門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敬題諭淮安朱安撫詔后
- 語言文字皆糟粕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西方無量樂
- 愁心心字兩俱焦。 -- 出自元·趙可·浣溪沙
- 回文錦字殷勤織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菩薩蠻 春閨
- 要作楷字頭如蠅,表乞骸骨歸山陵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拙軒
- 無常二字,說破教賢怕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心月照云溪
- 玉牌金字號南昌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西江月·迷則身沉苦海
- 白衣錦字,清尊玉絡(luò)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鵲橋仙 謝人惠酒
- 見君姓字,分明非是虛說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大江東去 壽高伯川
- 猶將小字呼卿。 -- 出自元·王鉉·清平樂 題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(wǎng)名書題跋卷八
- 苔花碑字滅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霜角 王陵夕照
- 數(shù)行大字光如漆,知是孫炎醉后題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過叢山關(guān)觀孫炎題壁
- 自矜文字貴,不重虜塵空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云閣薄邊功三首
- 雖署花字名,知誰箝緡尾?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今別離
- 兩軸七字五字詩,珠貫累累樂府詞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酬桐廬知縣刁衎歌
- 誰將三字獄,墮此一長城。 -- 出自明·蔡汝南·岳王墓
- 口中白字捎三二,頭上黃毛辮一雙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女乘務員
- 眼疼嫌字小,身瘦覺衣寬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起
- 女郎名字本風流,好與州人作勝游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登女郎臺
- 士林傳字法,僧國主詩盟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慧照大師
- 囊中大字愿一獻,丹書什襲藏青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
- 曰生一字有馀矣,萬有二千無隱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答胡委履二首
- 中朝文字家,獨嘆仁公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過溧陽縣見李侍御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