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在第3個字的詩句
孔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應是孔明親治事,豈無子美可參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戴復古謁陳延平
- 常恨孔子沒,豳風不見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白湖廟二十韻
- 使無孔方癖,猶是晉名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桑維翰
- 終鮮孔方兄,留滯等謫遷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折仲古避寇潯州韻
- 雪下孔翠寒不起,風中笙簧清可愛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亭前高柏
- 六經孔孟學,其用學伊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崔先生東歸
- 天闊孔鸞起,江晴荃若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章君范之湖南幕
- 又聞孔子春秋法,片言褒貶賢愚分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御筆賜字詩
- 威儀孔閑。 -- 出自漢·秦嘉·述婚詩
- 迭宕孔文舉,風流石季倫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庭貽馬九
- 一等孔門為弟子,愚儒獨自賦歸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李支使
- 自非孔丘公,無能相救者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唯應孔北海,為立鄭公鄉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經費拾遺所居呈封員外
- 高旻孔仁兮,皇適予委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袁姬哀辭
- 天鑒孔昭,玄祉昭錫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十皇帝飲福酒奏禧安之曲
- 降福孔偕,以克永世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一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饗太廟
- 芙蓉孔雀夜溫溫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阮郎歸·舊時明月舊時身
- 鳴鳩孔燕歸何處,野草閑花護短墻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草堂
- 孤有孔明在軍中,如龍有水相因依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蜀相廟
- 天助孔嗣孤無虞,五歲解讀書,十歲能當閭,二十作賦喧三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孔節婦
- 一雙孔雀銜青綬,十二飛鴻上錦箏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無題效商隱體四首
- 泥金孔雀裁歌扇,刻玉麒麟壓舞茵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(十首)
- 有豆孔碩,為羞既臧。 -- 出自唐·賈曾·祭汾陰樂章
- 時謝孔璋操檄外,每將空病問衰殘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夕愴懷寄荊幕孫郎中
- 已惑孔貴嬪,又被辭人侮。 -- 出自唐·歐陽詢·道失
- 須知孔子廟堂碑,便是青箱中至寶。 -- 出自唐·賈躭·賦虞書歌
- 偶煩孔方兄,聘此高妙姿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買菊
- 公憎孔壬面,怪石乃寓目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安國置酒敬簡堂分韻得柳暗六春字
- 平生孔文舉,敢替此心敬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張簿
- 共嗟孔奮不自澤,政復所至無脂膏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解禹玉
- 白鶴孔雀鸚鵡噪。 -- 出自宋·凈端·漁家傲·七寶池中堪下釣
- 吾觀孔父鼎,知有名世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故諫議大夫鮮于公欲作新堂以傳世譜名曰卓絕
- 凜凜孔北海,胸次包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孔北海堂
- 降福孔穰,飶芬其羞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祭先農
- 崔嵬孔晚柏,結陰眾所依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暇日約諸友生飯於石泉以講居貧這策樞密富丈
- 身之孔昭兮,而其智之不揚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琴操·殘形操
- 須信孔門無用賦,也知高叟漫為詩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留別王元治師中譚純益三首
- 誰似孔庭能父子,繼揮高韻思如傾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次趙有翼簡徐圣可元韻
- 爭留孔戣動朝行,公更傴俯不敢當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顏希圣尚書守泉南
- 平生孔北海,未放酒樽空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勸農
- 太息孔門空用開,不教一柱果擎天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揚司理章公挽詩
- 何殊孔明柏,但乏少陵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詠智門寺前古樹
- 獨立孔門無一事,惟傳顏氏得心齋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句
- 去從孔鸞翔,勿受斥鷃呼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龔叔虎
- 安得孔子生,邪說俱蕩滌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偶作
- 但協孔氏性,忍索少室價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知縣次韻來復寄二首
- 盛哉孔孟心,萬世信經籍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雪中同趙倉從之泛舟餞錢憲文季酒中劇談漢事
- 辨詰孔釋語可刪,白云深處輸君閑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贈許石田為僧
- 不道孔門沂泗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尚記春歸日
- 發揮孔孟真三代,補葺嬴劉破六經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和蔣成甫見貽生日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