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子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想懸郴桂一云泥,夫子聲名正日躋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酬王判官和九日韻
- 傳之者顏曾,其后則子思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
- 吾琴不以與二子,二子不過衰季愁嘆而悲吟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鼓琴行送許深父同知被詔赴闕
- 公歸舊隱三霜砧,天子恭默思商霖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鼓琴行送許深父同知被詔赴闕
- 葉君只字雙南金,予子拳石藏幽深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書黃巖丁明仲墓志碑陰
- 其山有丹荔,其水有子魚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鮑清卿教授莆中
- 黃君石矻不可轉(zhuǎn),夫子居然古彝斚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宋國博參議江東分韻得夜字前年上幸學(xué)一時(shí)
- 武皇好少臣已老,孟子尊王君尚霸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宋國博參議江東分韻得夜字前年上幸學(xué)一時(shí)
- 君不見人間秦漢,子子孫孫永寶用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題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書帖
- 扁舟容我歸來老,一子令人買得貧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再次韻簡新第諸人
- 文盛經(jīng)生少,官輕舉子繁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四明汪文子
- 此事當(dāng)究觀,勿共俗子語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雨后十小絕以一雨洗殘暑萬家生早涼為韻
- 書貸監(jiān)河粟,箱存季子裘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即日
- 今年寒食江陵府,妻子相看淚如雨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放歌招孫祖訓(xùn)俞國寶飲
- 縛草為龍置壇側(cè),童子繞壇呼蜥蜴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白露行
- 麥秋飛從淮北過,遺子滿野何其多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分蝗食
- 君侯智略誰與儔,天子久寬西顧憂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寄題郭侯至喜堂
- 曩以門下故,獲登君子堂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陪韓子云吊張安國舍人墓
- 我生真成錯(cuò)料事,陳子生涯畧相似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雪中張仲庠惠十詩老懶不能追逐戲答古風(fēng)兼簡
- 故園別去踰三紀(jì),男子生來志四方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送十八兄
- 山中有蕨薇,可以療子饑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卜宅
- 我生才甚下,志與俗子殊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簡王漕左司
- 伯牙善鼓琴,知音一子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輕車不管沾泥滑,童子從來自慣推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玉照堂觀梅二十首
- 園中荒穢漸平治,老子何妨鬢有絲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園步雜興
- 派自王摩詰,才分馬子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王耘之秋興二首
- 擬易乾坤別,傳家父子香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楊伯子過訪翌日以兩詩見貽因次韻答
- 海棠曾把比朝眠,妃子妝慵玉鏡前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玉照東西兩軒有紅梅及千葉緗梅未經(jīng)題詠倒用
- 緣木而得魚,慮貽俗子嗔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椶筍詩
- 風(fēng)雨梅花夢,豀山老子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酬張仲思高郵見寄二首
- 吠人黃耳穿籬走,喚子青裾出戶迎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過紅城子
- 莫作蒼蠅鳴,常如獅子吼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近詩殊少閒行綠陰下喜成雜言以自勉繼此當(dāng)日
- 南漪杜鵑易檜海,公子愛客邀舉觴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同魏茂先潘茂洪泛湖終日
- 莫羨海棠色,聽言著子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桂隱紀(jì)詠·瓊孚亭
- 出門因愛月正午,桂子秋到須重來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宿龍井廣福寺分韻得來字
- 西風(fēng)吹曉鳳城開,桂子香中信馬來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重訪西湖舊游
- 把茅為屋竹為城,柏子香銷道氣生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道院偶成
- 得魚去換紅蒸米,呼子來挑薺菜花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漁村
- 只交市井談,面涴俗子埃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旅舍七首
- 死題善人表,生托君子林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后感興二首
- 身是韓康伯,名慚許子將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再次徐先輩二首
- 了侯一榻懸千古,賤子何能望入府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永嘉魏秘校訪仆蕭寺且言出處甚詳屬與余同
- 當(dāng)時(shí)從肩輿,門生兒子后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寄題龔立道農(nóng)隱堂
- 盟我良不難,欲吒孫子親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次韻謝李秘校
- 新詩妙絕閒方就,稚子攜歸喜欲顛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寄高菊磵謝惠詩集
- 君家秋實(shí)洞庭種,小子持來獨(dú)未黃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仲庸初冬即事二首
- 鄉(xiāng)來番江頭,親見國子師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讀邸報(bào)
- 世事邯鄲枕,生涯老子書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寄題喻高士澹軒
- 吾子且飲酒,酒冷為子溫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韻得尊字就送朱幾仲
- 若治東游策,舟行與子俱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寄新吳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