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在第9個字的詩句
子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江南二月草青青,送子歸時已滿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走筆送王琪
- 焉得從釣舟,逆上嚴子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夜聞風聲有感
- 笑言啞啞似平昔,妻子信說如梁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高車再過謝永叔內翰
- 慚予延蔭人,安得結子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淮陽燕秀才
- 廢囿孝王國,離宮天子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正卿寺丞赴睢陽幙
- 夷門市里侯嬴老,公子時能釋禮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廷老傳沛語戲作
- 壯男獨獵南山虎,中子己扱荒徑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續永叔歸田樂秋冬二首
- 飄英尚有游蜂戀,著子唯應谷鳥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見櫻桃花悉已披謝
- 獨嘆從予少,還看似子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諸韓來會別
- 是非從此方應定,弟子猶爭左氏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吳沖卿傷何濟川
- 不意憔悴叢,猶為君子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原甫陪永叔景仁圣徒飲余家題庭中枯菊
- 顏生枕肱飲瓢水,韓子飯齏居辟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得福州蔡君謨密學書并茶
- 昔始知子文,今始識子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逢曾子固
- 男兒返覆尚不保,女子輕微何可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介甫明妃曲
- 扁舟次淮海,喜遇釋子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淮南遇梵才告上人因悼謝南陽疇昔之游
- 我從湖上去,微爵輕子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淮南遇梵才告上人因悼謝南陽疇昔之游
- 寶元元年西夏叛,天子命將臨戎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永興招詩夏太尉
- 老厭行涂路,因歌送子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審言歸鄭州
- 只知淚滴為赤子,赤子豈悮天公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雨篇
- 舊友尹師魯,嘗作送子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嘉州監押曹供奉
- 而我無羽翼,安得與子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往東流江口寄內
- 梨花半殘意思少,客子漸老尋游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
- 豈敢復言詩,君家有子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蘇子美庭中千葉菊樹子
- 王瓜未亦方牽蔓,李子才青已近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醉中和王平甫
- 茲晨去湓城,聊以和子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
- 道士須換黃庭經,釋子自明太玄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鵝湖長老紹元示太玄圖
- 懷我歌我辭,乃知行子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裴如晦
- 伊人道義富,嘗立天子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方在許昌幕內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送近聞
- 宋日天王寺,梁時太子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胡公疏送嶼師移居寶光寺
- 老向太學鬢已蒼,樂子好古親縑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
- 宵夢宋子語,晝得宋子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夢後得宋中道書
- 燕目未歸馬未角,卞子抱玉無兩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釋悶
- 忽來冒炎暑,別我為子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陳仲容寺丞知冤句
- 昔聞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建州通判沈太博
- 今聽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建州通判沈太博
- 錢塘湖上尋云屋,巾子峰前種槿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馬行之都官
- 均莫悲兮別離,悵公子兮何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平甫擬離騷
- 洗硯開書幾,拈毫喜子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試筆偶書
- 大車高蓋徐方來,天子雙日延英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朝天行
- 因而使知禍福理,天子下令云從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赤蟻辭送楊叔武廣南招安
- 桑牙將綻霧露裛,蠶子未浴箱篚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春日拜垅經田家
- 卻還僧居宿,暮踐樵子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吳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
- 道士須換黃庭經,釋子自名太虛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紹元老云太玄圖
- 寒兒黧黑面無脂,驥子縱瘦骨骼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會稽婦
- 裹髻不裹額,自名燕子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始作燕子巾
- 其間飛星入王壘,天子錫告歸故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石昌言舍人還蜀拜掃
- 各家生兒為門戶,唯子弟兄先立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山甫武功簿
- 莫問辛壬娶,從來甲子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涂山
- 閑固不可常,吾觀與子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閑詠寄呈次道
- 孰意吾晚節,獲奉君子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