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子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自說身無事,應(yīng)官有子孫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田翁家(一作家翁)
- 昨夜裙帶解,今朝蟢子飛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玉臺(tái)體
- 諫曹將列宿,幾處期子玉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和崔閣老,清明日候許閣老交直之際,辱裴
- 共嗟王粲滯荊州,才子為郎憶舊游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和司門殷員外早秋省中書直夜,寄荊南衛(wèi)象端
- 絲曳靈妃瑟,金涵太子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既被鄰里輕,亦為妻子陋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讀襄陽耆舊傳,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
- 閑將歈兒唱,強(qiáng)倚帝子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
- 仗劍對(duì)尊酒,恥為游子顏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曲歌辭·別離曲
- 盜飲以為名,得非君子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添酒中六詠·酒甕
- 當(dāng)時(shí)布衣士,亦作天子客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諷九首
- 季冬除夜接新年,帝子王孫捧御筵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守歲侍宴應(yīng)制
- 善鼓云和瑟,常聞帝子靈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湘靈鼓瑟
- 偶與息心侶,忘歸才子家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過長(zhǎng)孫宅與朗上人茶會(huì)
- 欲見寧親孝,儒衣稚子斑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(xiāng)省侍
- 雨露滿儒服,天心知子虛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集賢崔八叔承恩括圖書
- 永嘉風(fēng)景入新年,才子詩成定可憐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寄永嘉王十二
- 偶為謝客事,不顧平子田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海畔秋思
- 舉酒常嘆息,無人達(dá)子虛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沈仲
- 自憐黃綬老嬰身,妻子朝來勸隱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畢侍御謫居
- 使臣自欲論公道,才子非關(guān)厭薄游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贈(zèng)張南史
- 茅齋對(duì)雪開尊好,稚子焚枯飯客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和慕容法曹尋漁者寄城中故人
- 門響雙魚鑰,車喧百子鈴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
- 處處園林好,何人待子猷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吉校書東歸
- 強(qiáng)許傳新態(tài),人間弟子稀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舞
- 椿兒繞樹春園里,桂子尋花夜月中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句
- 夏雨蓮苞破,秋風(fēng)桂子凋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句
- 道帝玄元祖,儒封孔子王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華清宮和杜舍人
- 宜春花夜雪千枝,妃子偷行上密隨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耍娘歌
- 金輿未到長(zhǎng)生殿,妃子偷尋阿鴇湯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阿鴇湯
- 盡日不歸處,一庭梔子香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信州水亭
- 肩尖,并拐搭,五陵公子,恣意忘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十二香皮
- 星樞,方上應(yīng),推君甲子,好問絳人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彭郡宗盟
- 算來二足是人生,有子方為吉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積玉堆金閑事
- 喜見于門,子月陽生,子舍春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喜見于門
- 盡啜情一飽,淚珠彈子重?fù)嫞橙怂病?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(diào)名
- 玉蕊金花果結(jié)子,啞子吃餳蜜,難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步步嬌·傳得一口訣
- 佳人唱、金衣莫惜,才子倒、玉山休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金明池·瓊苑金池
- 日從東方出,團(tuán)團(tuán)雞子黃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烏夜飛
- 塵埃滿足崎嶇地,羨子摶風(fēng)上日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和別駕蕭世范贈(zèng)玉巖詩四首
- 笑盧同、狂怪嘗茶,問子建、詩成幾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遍地花
- 下過桓彝宅,上通嚴(yán)子臺(tái)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
- 酒酣耳熱試發(fā)泄,二子尚乃驚我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醉中留別永叔子履
- 一日承丹詔,同時(shí)見子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
- 處處梨花發(fā),看看燕子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梨花
- 仿佛佳人語,依稀太子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鶯
- 醉來同淵明,興盡殊子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日同希深昆仲游龍門香山晚泛伊川觴詠久之
- 歲晏寒松下,茅苫孝子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詞二首
- 孰識(shí)商聲高,孰驚眸子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劉原甫觀相國(guó)寺凈土楊惠之塑像吳道子畫又越
- 我久知子名,曾未接子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平甫見寄
- 既求不語子,吾曷忍子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送楊明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