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子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雪向寅前凍,花從子后春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歲除對(duì)王秀才作
- 此時(shí)便去,梁間燕子,定笑畫眉人老,天涯況是少歸期,又匹馬,亂山殘照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鵲橋仙·青鸞有翼
- 塘上燕子,梁間燕子,飛去入誰家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少年游·清溪一曲板橋斜
- 男兒端的會(huì)懷胎,子母同形活潑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東皇催上印,生怕子規(guī)嗔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春
- 自歡吾衰矣,猶期子勉旃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再會(huì)薛黃庭
- 雨霽煙凝正夕陽,子規(guī)啼斷幾人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夷有感十一首
- 桃花落地雨漫漫,子乃擔(dān)簦過萬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(zèng)徐翔卿之別
- 昭其德音,以相君子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艾如張
- 三士自殘因二桃,子胥終棄吳江濤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大墻上蒿行
- 萱草花空發(fā),丁香子又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漫成(二首)
- 我思兮,古之人,桓子野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秋懷
- 飄飄信流去,誤過子猷溪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泛舟
- 那能寄相憶,不并子猷歸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答孫常州見憶
- 誰識(shí)雌雄九成律,子喬丹井在深涯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竹十一首
- 前溪妙舞今應(yīng)盡,子夜新歌遂不傳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傷曹娘二首
- 嘗聞四書曰,經(jīng)史子集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二游詩·徐詩
- 吳分巖邑號(hào)朱方,子家負(fù)固心強(qiáng)梁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慶封宅古井行
- 三更開門去,始知子夜變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子夜變歌三首
- 反哭魂猶寄,終喪子尚孩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哭補(bǔ)闕亡友綦毋學(xué)士
- 萬重云樹下,數(shù)畝子平居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東溪杜野人致酒
- 不識(shí)桓公渴,徒吟子美詩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鄙夫今夜興,唯有子猷知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
- 本求文舉識(shí),不在子真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酬晉侍御見寄
- 金屑檀槽玉腕明,子弦輕撚為多情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王家琵琶
- 一門盛事難得,一子兩層孫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橘記一年景
- 詩書馬上,看君父子共爭(zhēng)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昭代數(shù)人物
- 君知否,如斯妙用,子母自團(tuán)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稽首諸兄
- 猶堪慶,早恩沾令子,新著朝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閶闔初開
- 年年此日,月娥仙子,來赴瑤池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青玉案·紅嬌綠軟芳菲遍
- 倚看樽前,團(tuán)欒六子,三女三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柳梢青·家近閩南
- 歲寒意,看結(jié)成秀子,歸調(diào)商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霜凝雪沍
- 爭(zhēng)似一門三秀,三子三孫奇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古今三絕
- 繡簾外、傍人飛燕子,映葉語黃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風(fēng)流子·淑景皇州滿
- 天上麒麟挺,徐卿子,坐肅憸夫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歌頭·揚(yáng)休玉色
- 吉夢(mèng)既符,知如徐子,冰玉為神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字謠/念奴嬌
- 玉皇傳宣,搜求仙子,六百余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 武當(dāng)降筆 依托辛天君,見嗚鶴余音卷
- 田文墮淚曲未終,子規(guī)啼血哀猿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聽琴
- 田沒官徵賦,家貧子賣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震澤寺壁
- 日落未落車馬動(dòng),子規(guī)滴血壯士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
- 春申樓觀已不見,子胥怒濤猶滿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閻仲孚郎中南游山水
- 每令夫結(jié)友,不為子求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齊國大長公主挽詞二首
- 清白及金蘭,外為子孫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西洛致仕張比部靜居院四堂
- 七月行喪妻,是月子又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史尉還烏程
- 少陵失意詩偏老,子厚因遷筆更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介甫兄弟舟次蕪江懷寄吳正仲
- 我今與子亦似此,子亦不愧前人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寄詩八首并祭子漸文一首因采八詩之意警
- 昨朝驚扉鳴,始悟子來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張子卿秀才
- 歡與子都異,矯與子都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馮子都詩
- 久無歸田人,今喜子去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光化退居李晉卿
- 行當(dāng)思吾言,非教子佞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逢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