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在第2個(gè)字的詩句
子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童子遙知頌襦袴,使君先已洗樽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賈訥倅眉二首
- 五子如一人,奉養(yǎng)真色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
- 六子晨耕簞瓢出,眾婦夜績燈火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于海舶得邁寄書酒作詩遠(yuǎn)和之皆粲然可觀子
- (章子,惇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
- 羨子久不出,讀書虱生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苦寒見寄
- 夫子少年時(shí),雄辯輕子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廣陵會(huì)三同舍各以其字為韻仍邀同賦劉貢父
- 羨子去安閑,吾邦正喧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廣陵會(huì)三同舍各以其字為韻仍邀同賦劉貢父
- 夫子靜且直,雍容時(shí)卷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岑著作
- 季子應(yīng)嗔不下機(jī),棄家來伴碧云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詩見寄次其韻
- 二子風(fēng)流冠當(dāng)代,顧與兒童爭慍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
- (柳子厚《別劉夢得》詩云:皇恩若許歸田去,黃發(fā)相看萬事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今年正月十四日與子由別于陳州五月子由復(fù)至
- 況子三年囚,苦霧變飲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鞏六首并次韻
- )子河駿馬方爭出,(麟府馬,出子河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常父送張?zhí)煊X河?xùn)|提刑
- (柳子厚有《囚山賦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
- 迨子閑暇時(shí),種子田中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毛滂法曹感雨詩
- 公子豈我徒,衣缽傳一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毛滂法曹感雨詩
- 我子乃散材,有如木輪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徐元用使君與其子端常邀仆與小兒過同游東山
- 之子富經(jīng)術(shù),蔚如井大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前韻再和孫志舉
- 愿子事篤實(shí),浮言掃譫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前韻再和孫志舉
- 期子如太倉,會(huì)當(dāng)發(fā)陳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前韻再和孫志舉
- 識(shí)子今幾日,送別亦有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呂行甫司門倅河陽
- 感子至意,托辭西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答龐參軍六首
- 公子佳人,不記歸時(shí)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醉落魄/一斛珠 離京口作
- 帝子傳聞李,巖堂仿像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
- 聞子有賢婦,華堂詠《螽斯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李邦直
- 趙子吟詩如潑水,一揮三百八十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郎中見和戲復(fù)答之
- 趙子飲酒如淋灰,一年十萬八千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郎中見和戲復(fù)答之
- 公子表獨(dú)立,與世頗異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鞏留別
- 知子后必大,故擇刀所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以雙刀遺子由子由有詩次其韻
- 憶子少年時(shí),肺喘疲坐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病酒肺疾發(fā)
- 盧子不須従若士,蓋公當(dāng)自過曹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次韻
- 公子亦改官,三就繁馬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建用
- 次子病學(xué)醫(yī),三折乃粗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
- 荔子無幾何,黃柑遽如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雷州八首?此為秦觀作?
- 許子嘗高遁,行舟悔不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木櫪觀
- 俗子不自悼,顧憂斯人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貧士七首
- 二子不并世,高風(fēng)兩無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貧士七首
- 守子不貪寶,完我無瑕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晉卿示詩,欲奪海石,錢穆父、王仲至、蔣
- 之子雖不識(shí),因公可與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劉長安題薛周逸老亭周最善飲酒未七十而致
- 愿子傳家法,他年請尚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送趙?幾歸覲錢塘遂赴永嘉
- 任子滿頭插,團(tuán)團(tuán)見花不見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王鞏(鞏將見過,有詩自謂惡客,戲之。)
- 二子緣詩老更窮,人間無處吐長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秦太虛參寥會(huì)于松江而關(guān)彥長徐安中適至分
- 二子有靈應(yīng)撫掌,吾孫還有獨(dú)醒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飲酒以詩戲之云
- 蠻子叩頭泣,勿語桑大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魚蠻子
- 而子于其間,來往施鋒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(zèng)眼醫(yī)王生彥若
- 二子有如雙白鷺,隔江相照雪衣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少章和錢蒙仲
- 愿子聚為江夏枕,不勞麾扇自寧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數(shù)升如芡實(shí)可作枕聞梅
- 季子來歸初可喜,老聃新沐定非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沐浴啟圣僧舍與趙德麟邂逅
- 李子冰玉姿,文行兩清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襄陽従事李友諒歸錢塘
- 余子誰復(fù)數(shù),坐閱兩使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丙子重九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