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在第2個字的詩句
子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稚子牽衣問,歸來何太遲? -- 出自唐·杜牧·歸家 [一作趙嘏詩,題作到家。]
- 賤子來千里,明公去一麾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除官行至昭應聞友人出官因寄
- 天子繡衣吏,東吳美退居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
- 才子詞人,自是白衣卿相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鶴沖天·黃金榜上
- 西子方來、越相功成去,千里滄江一葉舟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二
- 孔子所嘆,并稱夷吾,民受其恩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短歌行
- 晏子平仲,積德兼仁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一
- 君子多苦心,所愁不但一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三
- 君子以弗憂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精列
- 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[1]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歌 湘夫人
- 孤子吟而抆淚兮,放子出而不還;孰能思而不隱兮,照彭咸之所閑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九 悲回風
- 介子忠而立枯兮,文君寤而追求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七 惜往日
- 王子吹笙鵝管長,呼龍耕煙種瑤草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天上謠
- 王子下馬來,曲沼鳴鴛鴦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六首
- 內子攀琪樹,羌兒奏落梅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送秦光祿北征
- 李子別上國,南山崆峒春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出城別張又新,酬李漢
- 二子美年少,調道講清渾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出城別張又新,酬李漢
- 詹子情無限,龍陽恨有余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釣魚詩
- 蛇子蛇孫鱗蜿蜿,新香幾粒洪崖飯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五粒小松歌
- 桂子自落,云弄車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假龍吟歌
- 母子分離兮意難任,死生不相知兮何處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胡笳十八拍十八首
- 其子一搖之,宗廟靈幾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寓言九首
- 結子非貪鼎鼐嘗,偶先紅杏占年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三首
- 賤子昔在野,心哀此黔首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感事
- 豎子祖余策,猶能走強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諸葛武侯
- 教子以空言,得祚果不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河間
- 童子常夸作賦工,暮年羞悔有楊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詳定試卷二首
- 念子冢上土,草茅已紛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思王逢原
- 迷子山前漲一洲,木人圖志失編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致遠木人洲二首
- 孔子尚有言,我則異於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墨
- 孔子見南子,子路為不怡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自訟
- 弟子尚不信,況余乏才資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自訟
- 送子不出門,我身方羈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別孫莘老
- 隨子至湖上,逢原所嘗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別孫莘老
- 童子穿云晚未歸,誰收松下著殘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訪隱者
- 故子故鄉終念返,豈能無意冶城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丁廓秀才歸汝陰二首
- 揚子出其後,仰攀忘賤貧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揚雄
- 女子歸大道,善懷見於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虔州江陰二妹
- 嗟子刀鋸間,悠然止而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司馬遷
- 微子好古者,此歌尚誰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悲如晦宰吳江
- 知子不餔糟,相與酌云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望之至八功德水
- 曾子文章眾無有,水之江漢星之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曾子固
- 唯子余所向,嗜好比鶼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韓持國從富并州辟
- 季子將北征,貂裘解亭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甫如京師微之置酒
- 帝子銜冤久未平,區區微意欲何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精衛
- 念子且行矣,要子過我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要望之過我廬
- 知子有仁心,不忍釣我魚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要望之過我廬
- 想子當紅蕊,思家上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純甫
- 天子當懷霜露感,都人亦嘆鼓簫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駕自啟圣還內
- 知子有才思奮發,嗟余無地與回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王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