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子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況值朝廷上寬大,苦諫兼容天子圣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李山英以疾歸田客有言山英移書石守道者因摭
- 豈圖反我為怨府,袖書乞憐天子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賢一不肖詩·右歐陽永叔
- 生前已自全名節(jié),身后從誰問子孫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拜林和靖墓
- 風(fēng)前輕薄佳人命,天外飄零宕子身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楊花
- 袈裟旋化空王服,宮殿曾招帝子魂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天衣寺
- 秋霜烈日君臣際,和氣春風(fēng)母子閒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挽陳復(fù)齋
- 上林飛雁無還表,頭白山僧話子卿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下相極東庵讀同年北使時詩卷
- 姓名未及陶弘景,髭鬢白于姜子牙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山中
- 棋功過卻楊玄寶,易義精于梅子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夏侯評事
- 若將明月為儔侶,應(yīng)把清風(fēng)遺子孫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李侍御上虞別業(yè)
- 貨財不入崔洪口,俎豆嘗聞夫子言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
- 舊山大有閑田地,五色香茆有子無?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鄭道士二首
- 賢守運心亦相似,不吝親親拘子子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施萬病丸
- 天花娉婷下如雨,狻猊座上師子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顥雅禪師
- 扶桑枝西真氣奇,古人呼為師子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新羅衲僧
- 銅臺老樹作精魅,金谷野狐多子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五首
- 有惠驪龍十斛珠,不如一見君子面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二三朝友
- 晚來隨駕上城游,行到東西百子樓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幽花暮落騷人浦,芳草春深帝子祠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湘陰江亭卻寄友人
- 珠璣旋見陪陵寢,社稷何曾保子孫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長城
- 仙方不用隨身去,留與人間老子孫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
- 一片風(fēng)流傷心地,魂銷目斷西子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思越人·古臺平
- 霓裳禁曲無人解,暗問梨園弟子家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贈碧玉
- 數(shù)株花下逢珠翠,半曲歌中老子孫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桃源
- 煙春雨晚閑吟去,不復(fù)遠尋皇子陂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石門山泉
- 重來兼恐無尋處,落日風(fēng)吹鼓子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長江縣經(jīng)賈島墓
- 應(yīng)嗟我又巴江去,游子悠悠聽子規(guī)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進士王駕下第歸蒲中(時任朝在西蜀)
- 歲華多幸呈瑞,泛寒光,一樣仙子樓臺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錦堂春/錦堂春慢
- 大雅寂寥誰發(fā)喜,逆折波瀾須子美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次韻李元叔田邦鎮(zhèn)唱酬之什
- 老來歲月能多少,看得栽花結(jié)子成? -- 出自宋·汪藻·漫興
- 胡笳暮應(yīng)三撾鼓,楚舞春臨百子池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淚二首
- 忽聞抗表干君父,切要懸車示子孫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邵奉禮歸鄉(xiāng)
- 漢庭得意真知己,應(yīng)為清宵誦子虛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同諸公寄閬州隆靈山王處士
- 此行卻在樊川尾,稻熟魚肥柿子黃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薄臺
- 茫茫此理終難問,忍聽人間哭子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呂子固小女哀辭
- 相思欲控琴高鯉,卜宅須邀李子鄰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葉公義叟求宮祠歸吳下
- 夜寒幾借陽城被,歸興徒穿杜子鞋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鄰居張民師友孝齋
- 算五陵豪客,百年榮貴,何如衲子,一缽生涯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萬法皆空
- 陽和世界無分別,各自營巢長子孫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鶯燕
- 家家刈熟畦丁忙,有口不識云子香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衛(wèi)卿叔自青旸寄詩一卷以飲酒果核殽味烹茶齋
- 名利從渠朝市忙,象口輕飄柏子香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衛(wèi)卿叔自青旸寄詩一卷以飲酒果核殽味烹茶齋
- 擬詢一句合頭語,只恐新羅鷂子過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蒙才孺伯惠詩頗及參問
- 羸驂莫怪歸鞭急,心在輕紅荔子梢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白沙鋪
- 少年固已富家學(xué),筮仕聊稱梅子真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賀吳守被召
- 人間百世皆由學(xué),惟有讀書如子賢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黃德欽韻贈公路二孫
- 橫山渡品浪成堆,認得劉郎般子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云際會劉致中
- 豆觴三獻禮經(jīng)事,霜露四時人子心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劉處士墳山禮亭
- 故園卻憶桐孫在,薄宦端為荔子留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偶書
- 官河宛轉(zhuǎn)無風(fēng)力,馬曳驢拖鼓子船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高歌一曲歸來隱,靜看山禽哺子孫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商山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