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在第1個字的詩句
子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子孫何所遺,經史在南堂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又捧新詩見褒陋止睹五章之綺麗如九奏之凄清
- 子晉棲霞境,高高出世埃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桐柏觀
- 子實東南美,來參第一流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錢先輩之虔州
- 子胥烹吳鼎,文種斷越鈹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
- 子貢初不達,聽言識其非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漢陰丈人
- 子平好真隱,清凈玩老易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向子平
- 子綦方隱幾,冥寂久灰心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南郭子綦
- 子真巖石下,仲蔚蓬蒿居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鄭子真張仲蔚
- 子后分明說與汝,保惜吾言上大羅。 -- 出自唐·鐘離權·贈呂洞賓
- 子玉和予去,應憐恨不窮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
- 子之所慎疾也,乃深幾年三到三臺,往年不似今年好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予一病五十日始俞,因自點檢,目視
- 子今往彼,我歌紀行。 -- 出自·袁華·紀行歌送陳廣文
- 子真今住子午谷,乃在蛟門西復西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鄭蒙泉煉師子午谷圖
- 子后六爻陰復降,成七返,仙童展羽衣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江梅引·玄珠吐瑞電光飛
- 子母團圓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減字木蘭花 右初四日乾偶坤通得六合
- 子母聚黃庭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武陵春·嗜愛頓忘情不縱
- 子并三賢,孫齊三少,但篤三馀事業。 -- 出自元·王特起·喜遷鶯 賀人生第三子 堯山堂外紀卷六十六案
- 子知公瑩,在*中聘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卜算子·子知公瑩
- 子來觀,人觀趣,筆詞做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永遇樂·子來觀
- 子於金得味*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武陵春·日醍醐長灌頂
- 子后看時知日短,竿前坐處覺宵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陽
- 子孫入道,七祖出離地獄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無調名 誓丹陽
- 子孫得道,九祖生天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無調名 誓丹陽
- 子細俟依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采桑子 詠棋(原調誤作卜算子,茲據律改)
- 子午沖和連卯酉,春冬秋夏相攜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 說四象
- 子午俱無,何須卯酉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玉堂春·得得修行
- 子母相逢,自然明道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踏云行·子母相逢
- 子林苗裔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金蓮出玉華 贈胡先生
- ,子孫未立,家道未成,恐無出家緣分,且只在家修行可否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煉丹砂 本名浪淘沙 孫義來說,弟子昨夜夢
- 子母和同出入隨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金蓮出玉華
- 子云亭戶好、龍津路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感皇恩 夏日,同延陵君遇簽事順之心遠堂,
- 子能之,吾耄矣,奈何兮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最高樓 次前韻
- 子弟聯芳并秀,戲彩稱觴先后,和氣藹春熙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水調歌頭 長蘆商子文伯父元鼐國寶,年九十
- 子言日出喜能卮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臨江仙 次月卿賀生日詞韻戊午歲 時奇學
- 子房本為韓仇出,諸葛寧知漢祚移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挽文丞相
- 子瞻三過見文師。 -- 出自元·吳鎮·酒泉子 勝景者,獨瀟湘八景得其名,廣?
- 子后披衣,握回端然坐。 -- 出自元·潛真子·蘇幕遮 正一陽初動,中宵漏水
- 子時冬至休求。 -- 出自元·王惟一·西江月·沐浴即非卯酉
- 子為最少年,捷撫陶桓桂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贈汪社耆
- 子專持畫筆,力與鹿床配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贈汪社耆
- 子實濟時具,飛騰方在茲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送潘時雍歸錢塘
- 子晉不復見,月白空蕭臺。 -- 出自宋·劉鎮·夜聽雙瀑聯句
- 子云相如俱蜀人,我今五十君青春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代書呈蘇易簡學士希寵和見寄以便題之于郡齋
- 子真久在谷,幼安去諸夏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題陶九成南村草堂
- 子往拜之聽教誨,師嚴友親各從類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曹生從師
- 子夜歌殘玉樹塵,江南花月變金鱗。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太倉過王文肅舊第
- 子歸及桃花,六橋踏清曉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子行歸有期,我老魂將變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送郭定夫
- 子胥薦專諸,子光專非好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吳山廟詩
- 子光既得志,入郢事征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吳山廟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