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在第8個字的詩句
始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楚望為南紀,岷源始濫觴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江
- 金石終移律,山河始誓功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宋書
- 乘秋一剪剝,碧葉始竦竦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晏相公觸事成詠四首
- 脫然冠帶一去體,始信天時有人力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貢甫酌騏驥池上見詒
- 霜至草已死,黃花始離離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孫廷平坦嵩山十首·秋原菊
- 如何生微木,揉結始滋芳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西軒席上探得丁香樹子
- 朱櫻滿芳林,夏景始去變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再游薛園
- 向時疏懶人,游步始連連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仲連兄治南堂
- 狂吟爛醉無拘事,始信光陰屬散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永叔病中寄諸君子
- 知君不久承寬詔,始奈紅裙綠酒何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景仁如況之聞用歌舞望門而反作此戲之
- 欲暮還欲雨,行人始離家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金溪道中六首
- 水象童蒙,以出伊始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李養源自號蒙泉求詩于東包某作此以贈之
- 起來門外霜如雪,始信人間有夜寒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晨起
- 福胎當日起燕然,始信興亡不屬天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提舉劉學士以某論守江之策未行作詩見遺謹次
- 文心聊爾爾,道脈始涓涓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
- 晚色漏晴山又紫,始知陰沴已潛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二月朔日食陰雨不見
- 縱出多攜枕,因衙始裹頭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武功縣中作三十首
- 少小同居止,今朝始別離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費驤
- 因病方收藥,尋僧始度溪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過李處士山居
- 終日游山困,今朝始傍河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游陽河岸
- 蜀箋方入寫,越客始消吟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喜覽裴中丞詩卷
- 嘗聞朋友惠,贈言始為恩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答竇知言
- 方知可道非常道,始覺不神所以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柔弱守清貧,堅志始終無變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如夢令 贈王三校尉宅三姑姑
- 想漢鼎初成,唐基始建,生物如春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
- 蛇徑已盤百,石扉始開兩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覽雜賦(三首)
- 病眼花暈生,力覽始能了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示呂生(有序)
- 千里孰云遐,舉足始一蹻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示呂生(有序)
- 今朝潤景當前證,始覺傳神有獨工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董其昌天降時雨小卷
- 以千五百十九年始繞地球一周者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二十世紀太平洋歌
- 來者儻暴棄,耗矣始愁惵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賦示校員及諸生
- 有如伏櫪馬,看彼始及鞍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任師中任清江
- 江河填滿道流血,始信武成真不誤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昆陽城
- 獨生遂長拘,野性始驚矯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歐陽永叔白兔
- 潺湲來數里,到此始澄深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瀼溪書堂
- 幽靈汗漫入恍惚,始信丹青有奇骨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
- 我公臺鼎貴,臣職始終全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胡忠安公挽詩(四十韻)
- 一語故人三嘆息,始知清廟有朱弦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君恩若放山林去,始是云霄得意時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柳花如雪滿春城,始聽東風第一聲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黃鶯
- 讀書三十年,今來始一試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
- 黔縣令君持贈我,始吐光怪干星辰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題唐本說文本部應莫朗亭孝廉
- 遂劉華陽國,歸程始此賒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桂湖五首
- 我年廿四登鄉貢,始與劉蓉相追陪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答李生
- 有莘必三聘,幡然始就湯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冬華一夜霜
- 經歷兩世至孫氏,始聞種杏匝廬麓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
- 天地生物心,得人始周遍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水車
- 威儀不被憂心亂,始信生民有秉彝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毛詩·柏舟
- 荊州尺寸都相付,始是當年子敬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魯肅
- 天生周與程,得手始撐拓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考亭收文公書兼聚書
“始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