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女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漢宮嬌額半涂黃,入骨濃薰賈女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酴醾
- 張侯耕稼不逢年,過午未炊兒女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張沙河招飲
- 碧幢未作朝廷計,白梃猶驅婦女行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塞外
- 美人未厭山阿陋,薜荔為裳帶女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毛君山房即事十首
- 云為絳帳馬融室,石作屏風玉女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題仙游潭中興寺
- 銀龍行酒送歸客,丈夫不為兒女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琵琶行
- 此身到處自悠悠,一笑非為越女留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李友山諸丈甚喜得朋留連日久月洲乃友山道號
- 我歌謫仙白云歌,清風飄飄吹女蘿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白云歌為李紫□作
- 一家倘許圓鷗夢,晝課男兒夜女兒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14
- 滄浪難為俗子唱,絡緯漫催貧女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江夏秋懷三首之一
- 清夜游詞,後庭花曲,唱徹江關女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胭脂井
- 歡樂趣,離別苦,是中更有癡兒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雁丘詞
- 雙花脈脈嬌相向,只是舊家兒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泰和中,大名民家小兒女,有以私情
- 太行山上云深處,誰向云中筑女墻? -- 出自唐·韋莊·天井關
- 藕絲冰水敵時暑,臂彩釵符付女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夏五即事二首
- 樓前一水佳人士,眼底千山兒女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黃刑部倉部陳宗博招飲
- 插花臨水一奇峰,玉骨冰肌處女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二曲玉女峰
- 鳳凰新管蕭史吹,朱鳥春窗玉女窺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楊柳歌
- 滄溟自古通天漢,夢繞黃姑織女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重用韻答嚴上人(二首)
- 幽禽嘖嘖語朝陽,細綠骎骎入女桑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春晴詩
- 玉階人靜情難訴,悄向星河覓女牛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東居 一
- 綠衣宛地紅倡倡,熏風似舞諸女郎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蜀葵詠
- 未聞建水窺龍劍,應喜家山接女星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投贈福建路羅中丞
- 侵星愁過蛟龍國,采碧時逢婺女船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上建溪
- 算榮華富貴,名高位顯,妻兒艷女,肯做持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好無來由
- 洗兵馬詔何時下,免遣農夫坐女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宜興迎華驛
- 但愿音塵寄鳥翼,慎勿卻效兒女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醉中留別永叔子履
- 更無越相逃名舸,猶看吳王送女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吳正仲婺倅歸梅溪待闕
- 花飛萬里奪曉月,白石爛堆愁女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二月十三日喜雪
- 清川夜流明月光,城上有烏啼女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壽州司理張元輿
- 縣民但可觀此意,休羨江邊孝女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余令之會稽新昌
- 科名舊捷仙人桂,縣界遙看婺女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鞠評事宰蘭溪
- 莖端菡萏開兩朵,忽似娥皇將女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瑞蓮歌
- 龜出仰喙魚張腮,南箕不哆少女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
- 團團自是渾沌胎,皎皎不事兒女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賞轉官球花酒邊分韻得剪字
- 登高時節殃雞犬,乞巧風流狎女牛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重五有感
- 京華只識笙歌樂,豈識男耕與女桑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農事
- 中丞方略通變化,外戶不扃從女嫁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險竿歌
- 黃昏樓角看新月,還是年年牛女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七月六日絕句
- 上元簪珥玲瓏玉,卻曳青霞霜女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日懷竟陵管氏梅橋四首
- 千行垂淚對風煙,萬事傷心兒女前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悼亡九首
- 黃昏樓角看新月,還是去年牛女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七月六日二首
- 異時折處何堪說,臨水高城倚女墻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所居有梅一株在堂東荒穢中正月二十六日已謝
- 寄書春草年年色,莫道相逢玉女祠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
- 巫山蒼翠峽通津,下有仙宮楚女真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巫峽
- 至今鄉里風猶在,借問誰傳義女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義女亭
- 平津萬一言卑散,莫忘高松寄女蘿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奉和仆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
- 含香已去星郎位,衣錦惟思婺女鄰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隨例入闕,感懷獻送相
- 不知我心老有異,亦欲調我兒女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風
- 我獨久仰愿得見,浩歌不敢兒女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慎東美伯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