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3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呼吸太和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代秋胡歌詩 其六
- 舒翼太清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八
- 浮游太清中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述志詩 其一
- 朝發太華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六
- 戢翼太山崖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五言贈秀才詩
- 遣我太白峰,寥寥辭垢氛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夢太白西峰
- 碑留太史書,詞刻長公調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曾游
- 一杯太陰君,鷦鷯豈無求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海昌望月
- 青蔥太子樹,灑落觀音目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題僧院紫竹
- 乘龍太子去,駕象法王歸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和幸大薦福寺
- 惟彼太公望,昔在渭濱叟。 -- 出自魏晉·劉琨·重贈盧諶
- 君為太史氏,弱質羈楚鄉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,累惠良藥,詠嘆仰佩,
- 況將太牢味,見啖逋懸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
- 詞云太古萬萬古,民性甚野無風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湖散人歌
- 雁門太守能愛賢,麟閣書生亦投筆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崔校書從軍
- 捧來太陽前,一片新冰清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白石枕
- 遙知太阿劍,計日斬鯨魚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屈突司馬充安西書記
- 焉得太阿決屏翳,還令率土見朝曦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秋霖曲
- 終慚太丘道,不為小生私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下第上薛侍郎
- 萬古太陰精,中秋海上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中秋夜杭州玩月
- 利劍太堅操,何妨拔一毛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哭汴州陸大夫
- 壽比太公欠一,年并楚丘逾九,益壯異常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橘記一年景
- 躬朝太室,列圣大功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躬朝太室
- 升煙太一修郊報,鴻祉介烝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紫霄金闕
- 人言太守是龔黃,天為吾君生稷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玉樓春
- 齊拱太微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慶知太平,先兆陰陽和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一寸金 賞雪 以上嗚鶴余音卷七,卷七中尚有
- 平生太湖上,短棹幾經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 建炎庚戌題吳江
- 覓尋太真,宮中睡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伊州曲
- 和我太學先輩,被人呼保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結帶巾
- 惜哉太史公,意短遺此快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清溪石壁
- 星占太史局,樹棲丞相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雞
- 重銘太史筆,不替故人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堯夫寺丞改葬挽詞
- 錢塘太守同鄉里,一見君來顏已喜,甘饌香脆與君游,詩貯篋囊攜不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閻仲孚郎中南游山水
- 龍旗太常,立列比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祫禮頌圣德詩
- 宿于太宮,月星皓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祫禮頌圣德詩
- 沉埋太阿劍,毀折豫章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袁大監挽詞三首
- 今聞太守新梁棟,試選清喉可動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郢州白雪樓
- 今吾太守樂,慰此郡人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環波亭
- 兄為太守兩輪朱,仲泛吳人燕尾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平甫見寄
- 建安太守置書角,青蒻包封來海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
- 干將太阿世上無,拂拭共觀休懊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錢君倚學士日本刀
- 今聞太守行,見隼畫車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道粹郎中知華州
- 早事太尉府,謬以才見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新安錢學士以近詩一軸見貺輒成短言用敘單悃
- 君家太湖石,何從太湖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劉仲更澤州園中丑石
- 今當太平非不偶,星宿煌煌羅北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雜言送當世待制知楊州
- 誰念太行下,移谷學愚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早春書局即事
- 月與太陽合朔時,陽烏飛上桂樹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吳沖卿學士石屏
- 城臨太行谷,谷暖宜草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劉仲叟澤州園亭
- 新安太守空相迎,舉手謝君江水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潘歙州怪予遂行與黃君同路黃先游浙矣依韻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