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3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頗怪太湖龍伯,貝宮臥戲明珠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羅提舉見和再用韻四首
- 或云太湖龍,避靜扃神扉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喜雪篇
- 山靈太孤介,深厭俗塵污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書隱靜寺壁
- 粹然太丘裔,父子皆秀整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雍和堂
- 何當太史牛馬走,秉筆特書端有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高機宜惠紙
- 亦如太虛空,云翳自變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神居實師退院作偈留之
- 復與太丘登醉白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減字木蘭花·更生觀盡
- 回首太清宮闕杳,是鳴珂簪筆遨游處。 -- 出自宋·李廷忠·賀新涼/賀新郎
- 西瞻太白家何在,擬托征鴻寄我衣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寒食
- 自來太素先群物,枉被山礬喚作兄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和韻謝惠提干約觀梅不赴
- 於皇太極蘊,力與求真知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用葵軒送定叟平時兄弟間首句送季永弟赴省
- 山東太白謫仙人,筆卷天河氣拂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釣臺
- 方今太平君,戒欹如持盈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
- 上都太一臨天街,千乘萬騎頻往回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崇福宮
- 神崧太一古所治,曷日屬車游豫來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崇福宮
- 曾孫太平君,稽古追唐虞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霍子侔還都
- 會須太清塵,一掃凈千古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紀關隴
- 腹中太白何多錦,句下韋郎自不知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次韻任使君詠梅二首
- 窮年太常齋,那得有夙酲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和李卿新軒
- 豈須太樂丞,清圣貫渠竹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甲午九月十七日留題太平寺
-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齋,分似庚郎而無二十七種菜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菜徐安叟
- 初朝太一何所為,次歷紫微心自知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某夏夜酣寢飄然身若凌云其覺也作夢游仙以原
- 歲久太昏翳,客來為湔沐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洗竹十八韻
- 高靜太疏慵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盧溪太守未還朝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江城子·天回北斗欲中宵
- 東陽太守,攜家遠去,方溯桐江。 -- 出自宋·張綱·朝中措·年時生日宴高堂
- 遐想太園桃了下,舊蹊好在有誰過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信文早春韻
- 遙知太守登高處,座客詩成燭影閑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重陽太守招登東山以腹疾不能赴
- 勿俾太平世,蟣虱生鞮鍪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寓靈峰寺感懷
- 欲識太古風,去此不多地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午睡
- 昨朝太守拜壇下,五龍奉命云雷驚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夜聞雨聲賦古風時趙使君祈雨之翌日也
- 復佩太守章,化行千里溢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范漕生日
- 憂民太守鈴齋暇,想對壺觴正解顏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冬雪呈太守張嵇仲三首
- 正喜太清無點綴,慘舒誰復較陰晴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巖起曉晴
- 人憐太瘦不奈冷,自抱綱獨無愁容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案上梅
- 丞哉太丘徒,風味晉人上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陳蹈元種竹池上之什
- 哦詩太瘦真成癖,對酒清狂不礙醒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晚飲東湖亭用碩夫韻
- 我有太平歌頌,待形容賢業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好事近·詩客少微家
- 不龜太史自鞭馬,一出喚回社稷春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靖康迎駕行
- 逕追太古風,三嘆聊十唱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第四章兼簡其子
- 政須太山來壓卵,金闕喚回小令公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與郭舜欽朝請
- 偶聞太宰,正擅權,貪賂市恩私。 -- 出自宋·董穎·薄媚 西子詞
- 異時太真園,絳樹山硉矹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涪陵楊彥廣薰風亭
- 豈無太乙來,青藜夜相呼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何子應夜讀書
- 終南太華入霄漢,秀色千里填河汾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紹興六年十月六日同信可舜弼進道謁隱甫值渠
- 拳然太湖出,始有巖壑意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心均太上,欲度世緣無虧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法曲入破第一/法曲
- 好是太真歌未闕,飛煙遙上郁華林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小游仙三首
- 指為太平象,蒼穹焉可誣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登南紀樓
- 誰移太華玉井根,開此翠巘芙蓉園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清湖山大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