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六一先生舊帥揚,分寧太史尹西昌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西昌陳誠之送黃樓芍藥仍枉長篇老懶不能次韻
- 長庚伴月天欲曉,西照太白南羅浮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
- 拄撐大廈必眾木,扶植太平須善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程廣文季允得崔西清薦詩來用韻
- 已是歸來何用引,本無太極不須圖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初夏即事一首謝俞德遠惠茶
- 枍詣霜寒遲景轉,昆明太液薄澌融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程教元日韻
- 借得廬仝屋數間,不為太窄不為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又敬和寓舍
- 天遣相門延積慶,今同太廟薦嘉賓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弟子伍秀才赴舉
- 障塞應縣隔,崇敬塘謾太高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句
- 應向桑郊停五馬,青春太守本風流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閤門錢舍人知全州
- 聲在山南應山北,四月太陽出東北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打麥
- 應須是,魏徵嫵媚,夷甫太鮮明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滿庭芳·一陣輕香
- 雖快徵君還北牖,卻思太守類南柯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旅次二首
- 踏雪敲門雙敕使,傳言太子送天鵝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尋僧入相國寺,領客過太師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汴都紀行
- 欲寄故人千里,恨燕支太薄,寂寞春痕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一萼紅·翦丹云
- 不知何以遽得此,有賢太守方承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張文伯喜雨
- 三冬蘭若讀書燈,想見太清絕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好事近·華燭炯離觴
- 楊子作歌歌不誣,他日太史春秋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孔節婦
- 一代春秋付托顓,龍門太史筆如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宋景濂
- 今朝立春好天氣,況是太平朝野時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嬉春體(五首。錢塘湖上作。一云“賦俏唐體
- 唐朝公卿集如云,平原太守名不聞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樂陵令行
- 世上誰知來去蹤,南窺太華北游嵩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鐔上送僧歸衡山
- 人皆食谷與五味,獨食太和陰陽氣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贈金鵝山人沈師魯
- 人生賦命亦如此,何苦太息自憂煎。 -- 出自唐·賀蘭進明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五首
- 有時上苑繁花發,有時太液秋波闊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李周彈箏歌(淮南韋太尉席上贈)
- 只如伊州與梁州,盡是太平時歌舞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李周彈箏歌(淮南韋太尉席上贈)
- 詰旦重門聞警蹕,傳言太主奏山林。 -- 出自唐·李迥秀·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
- 探禪論道劇訓對,摩軋太古窮天機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
- 陳人嘗傳李太傅,云作太守來此州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上李太傅
- 白袍大袖何紛披,來居太學森蘭芝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酬隨子直十五兄
- 散稱少陵吟白發,更逢太白跨鯨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吳七丈詠雪二首
- 皇基固覆盂四海,本自太任功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導引·延和幄座
- 木落山明,暮江碧,樓倚太虛寥廓。 -- 出自宋·曾紆·秋霽·木落山明
- 看千歲,桀閣飛樓,燕賞太平光景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東風第一枝·經國謀猷
- 憑君持入古銀臺,似說太常修雅樂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田不伐玉磬歌
- 記青蛇感異,后日扶顛,太平人瑞。 -- 出自宋·趙磻老·醉蓬萊·記青蛇感異
- 愛酒正香須滿泛,憐花太嫩休輕摘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滿江紅·慘淡輕陰
- 自公之來適吾原,挽回太和壽此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喜雪六首
- 一艇付我眠溪云,詠歌太平橫紫君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酬葉進卿
- 藏山有書當衣缽,端能太牛馬走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示師文
- 郭生本是郭璞徒,推步太精言轉迂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贈星翁郭若水
- 胸中洞達不容塵,瑩似太華無滓濊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趙德麟中秋生日
- 崇□好,身田在世,心向太清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滿庭芳·調理三關
- 看飛棹、歸侍宸游,宴賞太平風月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望明河
- 混同江水秀可掬,李氏太師女如玉,婦德婦功應夙成,施鞶施衽變初熟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王親迎賦此贈行卒間聊遺鄙懷
- 不須脂粉涴天真,嫌怕太紅白。 -- 出自宋·王昂·好事近·喜氣擁朱門
- 坐使倉黃萬老弱,復歌太平養性真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紀德十一首
- 南渡黃河如履地,東有太行不能山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靖康迎駕行
- 浩歌慷慨擬投筆,門外太白空煌煌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安清桐夜坐有懷
- 鳳龍虎豹無凡文,墨池太玄之裔孫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恭州楊粹生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