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自言愛此萬仞水,謂是太古之遺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贈沈博士歌
- 千頃芙蕖蓋水平,揚州太守舊多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通判呂太博
- 二物非能致太平,須時太平然後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感二子
- 潁上先生招不起,沂州太守亦歸來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聞沂州盧侍郎致仕有感
- 嗣皇卓犖信英主,文如太宗武高祖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永貞行
- 東方半明大星沒,獨有太白配殘月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東方半明
- 庶幾諧我愿,遂止無已太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秋雨聯句
- 下卻珠簾教到地,橫枝太瘦不禁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慶長叔招飲一桮,未釂,雪聲璀然。即席走筆
- 忽逢先生自天降,手扶太一青藜杖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袁起巖所藏後湖帖并遺像一軸,詩中語皆檃
- 絕憐法曹三尺啄,不辯太倉五升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王司法雨中二首
- 笑別廣平堂下月,歸看太極殿前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廣帥秩滿之官丹陽二首
- 是身飄然在中流,奪得太一蓮葉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太平寺水
- 黃河動地萬岳雷,卻與太行相趁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丘宗卿侍郎見贈使北詩一軸
- 外舅陰功不知數,諸孫太半廊廟具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庚寅正月送羅季周游學禾川
- 鍚泉泉上吐一珠,簸弄太湖波底月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回望惠山
- 有客有客字子美,日糴太倉五升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類試所戲,集杜句跋杜詩,呈監試謝昌國察院
- 記得春頭來此嬉,梅花太瘦杏花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重九前五日再游翟園
- 老夫不及朱師古,納卻太常少卿得潼府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張功父請祠甚力,得之,簡以長句
- 昔為飛仙今酒仙,更入太史滑稽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黃雀醝法,戲作醝經遣
- 湘竹斑斑湘水春,衡陽太守虎符新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寄贈衡州楊使君
- 朝夕捧玩不知疲,如在太白樓上宿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代謝人見惠墨竹
- 曾款上清臨大面,仍從太白問峨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入大峨
- 恍然坐我寶巖上,疑有太古雪未消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小峨眉
- 壞舟畏鼠復畏漏,恐向太倉折升斗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水運行
- 五侯軒蓋行何疾,零陵太守登車日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從叔牧永州
- 見此池潭卿自鑿,清泠太液底潛通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崔卿池上雙白鷺
- 況宴酣之樂、非絲非竹,太守樂其樂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瑞鶴仙·環滁皆山也
- 有美一人兮,臨清秋而太息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悲秋
- 道山延閣委竹帛,清都太微望冕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以團茶洮州綠石硯贈無咎文潛
- 不誇四子錦為幄,肯道太真云想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殘句:不誇四子錦為幄
- 廣文不得載酒去,且詠太玄庖蛤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蛤蜊與李明叔諸公
- 何處同聲情最異,臨川太守謝家郎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酬郭簡州寄柑子
- 晝錦西歸及早秋,十年太學為親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元老西歸
- 儒林談道亦云舊,遠逢太史牛馬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前韻答景仁
- 今年見公商丘側,奉祠太一真仙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宣徽使張安道生日
- 請看石鼓非徒然,長笑太山刻秦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一石鼓
- 凌朝一片陽臺影,飛來太空不去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齊天樂·凌朝一片陽臺影
- 〈落梅風〉天教富,莫太奢。 -- 出自元·馬致遠·雙調·夜行船
- 妖氛積穢俱洗盡,此是太守造化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喜雨歌為宋太守賦
- 田家之樂樂如許,正是太平無事處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村田樂祭社圖
- 花村月夜犬不驚,可是太平風俗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暨陽同知
- 翁媼無言童雇閑,可是太平風俗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山圖
- 此是春秋據亂作,昇平太平視松竹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01
- 前年通渭血成壕,天上太白愁烽高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夏州亂
- 去今十年始相見,當時太學今何如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安卿
- 世上紅塵爭白日,山中太古熙熙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內鄉寄嵩前故人
- 多少老儒學周易,豈知太極歸無極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萬法歸一歌
- 清到饑寒妻子地,此清太不近人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酌貪泉因吊吳隱之三首
- 冷眼石上入華胥,夢見太虛無斧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謁仙行贈萬書記
- 歡聲里,燭龍銜耀,黼藻太平春。 -- 出自宋·趙佶·滿庭芳·寰宇清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