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9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狂夫自不歸,滿地無天河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擬樂府子夜四時歌四首
- 朱樓高百尺,不見到天明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月夕
- 斯言之一玷,流傳極天地。 -- 出自唐·蘇拯·鴟梟
- 如斯名利役,爭不老天涯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塞上曲
- 我來恨不已,爭得青天化為一張紙,高聲喚起懷素書,搦管研朱點湘水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懷素臺歌(一作題懷素臺)
- 片月已能臨榜黑,遙天何益抱墳青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過賈浪仙舊地
- 吟生萬井月,見盡一天星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秋宿潤州劉處士江亭
- 日升當地缺,星盡未天明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西蜀與崔先生話東洛舊游
- 朝行喪名節,岳色慘天風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吊鄭賓客
- 風急云輕鶴背寒,洞天誰道卻歸難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題一作送劉煉師歸山
- 珍重此一醉,百骸出天地。 -- 出自唐·張為·秋醉歌
- 只為曹侯數貴人,普天黔首盡黃巾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后漢門獻帝
- 何事免成心腹疾,皇天惟德是相親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楚惠王
- 綠水雙鴛一已沈,皇天更欲配何禽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后漢門周都妻
- 今我幽愁還似古,皇天無語但蒼蒼。 -- 出自唐·王巨仁·憤怨詩
- 石梁高鳥路,瀑水近天河。 -- 出自唐·劉斌·詠山
- 只履乍來留化跡,五天何處又逢歸。 -- 出自唐·王镕·哭趙州和尚二首
- 拔宅只知雞犬在,上天誰信路岐遙。 -- 出自唐·王仁裕·題斗山觀
- 感慨懷辛酸,似未達天理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讀阮籍詠懷十七首
- 寒暄吟罷后,猶喜話天臺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冬日原居酬光上人見訪
- 倒掛哭月猿,危立思天鶴。 -- 出自唐·宋齊丘·陪游鳳凰臺獻詩
- 幾人平地上,看我半天中。 -- 出自唐·韓熙載·句
- 二品位高猶是忝,九天恩重若為酬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侍郎見貽佳什愈見高懷因次來章輒歌盛美
- 雪爪星眸世所稀,摩天專待振毛衣。 -- 出自唐·高越·詠鷹(越歸南唐,初投鄂帥張宣,久不見知,
- 悠悠離洞壑,冉冉上天津。 -- 出自·李中·云
- 勢雄超地表,翠盛接天心。 -- 出自·李中·廬山
- 僧休傳紫閣,屏歇寫天臺。 -- 出自·李中·舟中望九華山
- 那堪樓上望,煙水接天涯。 -- 出自·李中·得故人消息
- 一聲來枕上,孤客在天涯。 -- 出自·李中·旅夜聞笛
- 影未沈山水面紅,遙天雨過促征鴻。 -- 出自·李中·夕陽
- 靜吟窮野景,狂醉養天真。 -- 出自·李中·獻喬侍郎
- 如通十洲去,誰信碧天高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王道士游東海
- 不遇文王與先主,經天才業擬何為! -- 出自·李中·感興
- 唯余養身法,修此與天通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步虛詞五首
- 憑軒臨樹杪,送目極天南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題碧巖亭贈孫尊師
- 橫汾從游宴,何謝到天河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北苑侍宴雜詠詩·水
- 東山長許醉,何事憶天臺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中書相公谿亭閑宴依韻
- 弓聲達春氣,弈思養天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又賦早春書事
- 弓聲遠春氣,弈思養天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又賦早春書事
- 憑軒臨樹杪,送目極天南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題碧巖亭贈孫尊題
- 常恨清風千載郁,洞天令得恣游遨。 -- 出自唐·許堅·題茅山觀
- 嘗恨清風千載郁,洞天今得恣游遨。 -- 出自唐·許堅·題茅山觀
- 嘗恨真風千載隱,洞天還得恣游遨。 -- 出自唐·許堅·題簡寂觀
- 舊山臨海色,歸路到天涯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送江為歸嶺南
- 白云隨步起,危徑極天盤。 -- 出自唐·劉昭禹·括蒼山
- 岸回驚水急,山淺見天多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過武寧縣
- 岸回驚水急,山淺見天多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過武寧縣(九月十九日)
- 都傍柳陰回首望,春天樓閣五云中。 -- 出自唐·紇干著·灞上
- 餐和裨日用,味道懿天明。 -- 出自唐·解彥融·雁塔(開元八年,清河傅巖題此詩于雁塔)
- 故國歸路賒,春晚在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吉師老·題春夢秋歸故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