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9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又不見李白才思真天然,時人未省為謫仙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題潤州多景樓
- 振海潮聲春洶涌,插天劍氣夜崢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下第
- 杖屨尋詩問所由,一天劃木葉知秋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又借韻小行
- 風流屬當行,豈止談天爾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贈鄉人周從龍談命
- 小山碧巉巖,直上與天齊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·高碧
- 徹夜笙歌催臘盡,聒天簫鼓挽春回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建業酒樓落成預點燈
- 買得扁舟歸去,此事天公付我,六月下滄浪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濯足夜灘急
- 炎州珍產,吳兒未識,天與幽芳獨步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鵲橋仙·北窗涼透
- 金風玉露不勝情,看天上、人間今夕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鵲橋仙·明珠盈斗
- 剩喜燃犀處,駭浪與天浮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 聞采石戰勝
- 夢回人遠,紅云一片,天際笙簫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雨中花慢·一葉凌波
- 自來去,對華表千年,天籟無聲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憶舊游·看方壺擁翠
- 羈旅馀生飄蕩,地角天涯,故人何許。 -- 出自金·吳激·瑞鶴仙 寄友人 永樂大典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一
- 遠山如游龍,半入青天中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廬山歌
- 立馬古戰場,長嘶待天雨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筋力盡青冥,漸與空天迫。 -- 出自清·屈大均·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
- 君今不念歲蹉跎,雁天明明涼露多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
- 十二樓上人,笙歌沸天引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懷仙二首
- 朅來遂遠心,默默存天和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經舊游
- 古意嘆通近,如上青天際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子規
- 聲盡燈前各流淚,水天涼冷雁離群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吳中夜別
- 今日王孫好收采,高天已下兩回霜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暮秋與裴居晦宴因見采菊花之作
- 故鄉何處在,更道向天涯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晚投江澤浦即事呈柳兵曹泥
- 人歸海郡遠,路入雨天深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王秘書歸江東
- 芳草又衰還不至,碧天霜冷轉無漻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雜曲歌辭·車遙遙
- 忽然云雨至,總道是天因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戲妻族語不正
- 阿母瑤池宴穆王,九天仙樂送瓊漿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瑤池
- 七里青灘映碧層,九天星象感嚴陵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七里灘
- 歲時經水府,根本別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抱疾謝李吏部贈訶黎勒葉
- 潮滿溝塍稻滿田,暑天不雨自豐年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青龍江上偶書兩絕呈無逸監鎮
- 采蘭無復養,嬰此終天悲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李子功留別之作
- 高才與精識,卓爾出天真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送毛正仲太博赴召
- 忽傳太學命,飛詔下天涯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公堂置酒群彥咸集作詩吳學中諸先輩且用敘別
- 又如甽澮流,不息趨天池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公堂置酒群彥咸集作詩吳學中諸先輩且用敘別
- 縱橫隨物象,合散委天飆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詩四十韻以貽坐客昔歐陽
- 界疑華藏見,境入洞天遙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詩四十韻以貽坐客昔歐陽
- 浮圖傳勝事,寶殿壯天峰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邵湘母挽詩
- 他年逢匠石,寶構壯天朝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蘇學十題·新杉
- 始從拳石大,終致極天高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山
- 放歸銜帝澤,賜封仰天顏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送張無夢歸天臺山
- 駭雞稱國寶,辟水得天名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犀
- 夢散高唐夜正遙,楚天何處不無戮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又贈一絕
- 何須麾晉鄭,自有倚天名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劍
- 億載昌期方赫奕,九天真蔭永延鴻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御閣端午帖子
- 疇德珍符方瑞圣,后天宸壽永無疆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御閣端午帖子
- 陶唐明歷象,茂氣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史記詩
- 子文懷妙識,奧學洞天常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五代晉史
- 剡東溪溜合,一派貫天臺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靈溪
- 仰視鴻鵠群,肅肅摩天游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出郊古意
- 肅肅奉常署,高門敞天街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景仁欠道齋禮院予與和叔過之值其方飲引去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