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9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爾無言郡政,吾豈欲天欺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在洪州答綦毋學士
- 庭闈際海曲,軺傳荷天慈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酬宋使君見詒
- 疑是九龍夭矯欲攀天,忽逢霹靂一聲化為石,不然何至今,悠悠億萬年,氣勢不死如騰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九華山歌
- 皇家感至道,圣祚自天錫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遙光泛物色,馀韻吟天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,因以賦之
- 騰音礪吻相喧呼,仰天大嚇疑鴛雛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琴曲歌辭·飛鳶操
- 介馬晨蕭蕭,陣云竟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董庶中古散調(diào)詞贈尹果毅
- 傳名入帝里,飛驛辭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,遺山姜花,以詩答之
- 曉月映宮樹,秋光起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留守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寄
- 還聞膚寸陰,能致彌天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望衡山
- 愁吟月落猶望,憶夢天明未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六言見寄
- 濟時成國器,樂道任天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許給事見示哭工部劉尚書詩因命同作
- 特膺平土拜,光贊格天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門下相公榮加冊命,天下同歡忝沐眷私,輒感
- 本從敲石光,遂至烘天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畬田行
- 吹焚照水府,炙浪愁天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觀火詩
- 御之失其道,敲石彌天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觀火詩
- 本因遺采掇,翻自保天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詠紅柿子
- 十年毛羽摧頹,一旦天書召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楊侍郎憑見寄
- 禹功留海內(nèi),殷歷付天倫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文宗元圣昭獻孝皇帝挽歌三首
- 孤臣本危涕,喬木在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晚歲登武陵城顧望水陸悵然有作
- 月夜歌謠有漁父,風天氣色屬商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自江陵沿流道中
- 樹含秋露曉,閣倚碧天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早秋集賢院即事
- 百辟商量舊相入,九天祗候老臣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浙東元相公書嘆梅雨郁蒸之候,因寄七言
- 人生斯世兮如輕塵,天上人間兮感夙因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琴曲四章
- 塔勢如涌出,孤高聳天宮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高適薛據(jù)同登慈恩寺浮圖
- 皇帝受玉冊,群臣羅天庭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,因寄王大昌齡
- 蟬鳴秋城夕,鳥去江天長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,因呈院中諸公
- 誰念在江島,故人滿天朝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
- 猿鳥樂鐘磬,松蘿泛天香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上嘉州青衣山中峰,題惠凈上人幽居,寄兵部
- 音翻四句偈,字譯五天書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觀楚國寺璋上人寫一切經(jīng)院,南有曲池深竹
- 一身虜云外,萬里胡天西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早發(fā)焉耆,懷終南別業(yè)
- 剖竹向西蜀,岷峨眇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鮮于庶子自梓州,成都少尹自褒城,同行至
- 雪中行地角,火處宿天倪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宿鐵關西館
- 遺香馀粉,剩衾閑枕,天把多情賦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御街行·夭非華艷輕非霧
- 漸向曉,脈然睡覺如天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踏莎行慢
- 激石灘聲如戰(zhàn)鼓,翻天浪色似銀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鷺鷥
- 少雖嘗力學,老乃若天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蘇子美離京見寄
- 五行當火德,萬壽續(xù)天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端午帖子·皇帝合六首
-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,李白落筆生云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太白戲圣俞
- 新年風色日漸好,晴天仰見鴈已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歸鴈亭
- 投以空曠地,縱橫放天才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永州萬石亭
- 鳥語知天陰,蛙鳴識天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雨中獨酌二首
- 甖子與山口,呀險乃天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
- 漸望閶闔門,崛若中天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
- 文章?lián)p精神,何用覷天巧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西齋手植菊花過節(jié)始開偶書奉呈圣俞
- 聊持一◇酒,徙倚憶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春日獨游上林院後亭見櫻桃花奉寄希深圣俞仍
- 閔然哀遠人,吐策獻天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朱職方提舉運鹽
- 望平愁驛◇,野曠覺天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奉使道中五言長韻
- 幾幅歸帆不暫停,吳天遙望斗牛橫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李寔
- 非唯富春秋,固已厚天爵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楊辟秀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