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7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平地驚胥怒,滔天類鯀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
- 心許天知不愧天,酣風醉月仰天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孚舟亭新成賦十絕
- 其在易之需,云天未渠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用恢大山韻三首
- 一得異一失,非天有偏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古五首
- 鸤鳩不遇豈非天,斗谷于菟亦偶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贈道士汪庭芝二首
- 七葉衣冠尺五天,赤眉兵起竟誰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贈道士汪庭芝二首
- 政是清和四月天,馬頭無數好山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張鵬飛浙東
- 曬繭未繰絲,晴天麥最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首夏二首
- 水泥滑滑雪漫天,歐人見血推人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奔牛呂城過堰甚難
- 升平重見上元天,簫鼓聲中璧月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慶陸仁重舉男四首
- 一毫不敢昧蒼天,生世明年七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書五首
- 晚節詩如白樂天,每逢元日有新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酉元日年七十一
- 蹈海言能踐,憂天志不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陸君實哀挽
- 足用展極目,遙天送歸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初五日同諸友自城南游水西書事
- 上庠文聲撐青天,高揭蘭闈十名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戴帥初信州教授
- 無為而成,地平天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云泉題詠
- 星河夜西流,看天徒嘆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起有感
- 白發多情似樂天,衫袖江州司馬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于氏琵琶行
- 釣地盧泉美,帆天鉅野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送李顯之
- 乃祖忠文公,補天扶國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呈吳門王治中元俞都中參政伯大孫先人同榜
- 樓南紅氣滿霜天,新霽湖山曉色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
- 古稱民以食為天,天欲飽民殊易然,但恐燮理無真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孟信州和方亨道六月雨時當雪天改為欲作雪
- 想見吳中路,連天盡綠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上喜晴
- 矢詩說解悟,指天撮空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張受益會清堂
- 平生不信有升天,今日臨風似欲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太湖觀雪
- 三從分定付之天,捧案曾無月再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汪氏孝節堂
- 南寒稍近折綿天,葵薺爭承小雨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前韻改一二語自釋
- 岳峰峻極未到天,仰面難舐兔臼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俞鑒山月歌
- 已近江南煮酒天,單衣時節更重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賦春寒
- 暍死端能免,江天問去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月二十四日秋夜書
- 半河樓景半河天,未有行人趁早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清湖春早二首
- 皓月明河萬里天,淡墨掃成頃刻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野趣居士楊公遠令其子依竹似孫為予寫真贈以
- 夜雨昏昏欲雪天,數家燈火北山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堤雨中夜歸
- 誰遣青天變漏天,人閒無復有平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月十七日十八日大雨聞賊欲降
- 南逾梅嶺北冰天,跋涉艱?!酢鯌z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壬寅生日別賦
- 重陽晴過小春天,忽復蕭騷雨可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一月初八日觀雨
- 一峰突兀上干天,十二子孫旁就列。 -- 出自宋·方開之·定光南安巖
- 宿命須同一洞天,相逢孰處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送虞仲房監倉歸臨安
- 豈期當三伏,一天云四幕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登云間閣
- 洞府深沈別有天,暈飛樓閣聳晴煙。 -- 出自宋·馮鋼·淳熙壬寅沿檄游洞天
- 嵯峨山勢傍云天,試問誰來此望仙。 -- 出自宋·傅權·望仙峰
- 赤地眠枯秸,青天入短蓬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書事四首
- 長民要識天之天,此事前人固加謹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雪寒郡中糶米食源有賦
- 昔披朝霞尋洞天,五峰矗漢高巑屼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劉友鶴以詩贈別次韻送之
- 赤子已露立,視天猶夢夢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桑貴有感
- 陽阸人所愿,蒼天詎能違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除景說歸三衢
- 飛旆行春沐雨天,風光一陣雜晴煙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太師汪煥章社日勸農余出湖曲
- 淡云疎雨嫩涼天,老柏梢頭掛瘦猿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題天慶觀
- 云細風柔雨后天,兩三飛鷺點晴川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黃友載酒鑒湖
- 振鬣長鳴向遠天,輕蹄健步欲爭先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馬喻答惟曉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