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天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明年宴,看柑傳天上,月在云西。 -- 出自宋·楊元亨·沁園春·一棹橫江
- 還丹功滿未朝天,且向人間度有緣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飛龍九五已升天,次第還當(dāng)赤帝權(quán)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箕星昴宿下長天,凡景寧教不愕然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鼎里坎離,壺中天地,滿懷風(fēng)月,一吸虛空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失調(diào)名
- 吃了瑤臺(tái)寶,升天任海枯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五言
- 隨意出,隨意入,天地三才人得一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修身訣
- 姚黃國艷,魏紫天香,倚風(fēng)羞怯。 -- 出自宋·紫姑·瑞鶴仙·睹嬌紅細(xì)捻
- 今已就,九重近天,好去辭榮。 -- 出自宋·王子容·滿庭芳·臺(tái)袞籌邊
- 扶日勛高,更補(bǔ)天力巨。 -- 出自宋·李商英·醉蓬萊·慶朋良相遇
- 便明朝、有詔自天來,君王禮。 -- 出自宋·馬伯升·滿江紅·人品如君
- 坐嘯蓬宮,移旌天府,往來三島十洲。 -- 出自宋·魯訔·滿庭芳·坐嘯蓬宮
- 二仙生值好秋天,氣卻與、秋霜爭烈。 -- 出自宋·溫鏜·折丹桂·秋風(fēng)秋露清秋節(jié)
- 待腳踏層云倒天河,盡傾向霞觴,與君為壽。 -- 出自宋·周云·洞仙歌·千崖滴翠
- 天低江闊水連天,上下周回一色兼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雪
- 避地思無所,滔天罪莫湔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李信州七十韻
- 陰晴未判落梅天,柳巷無人絮撲氈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初夏即事
- 神首羅睺欲蝕天,彎弓直造玉皇前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訴董寺丞
- 拂面東風(fēng)二月天,綠楊芳草暗平川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呈魯功甫
- 春日曾交問,炎天不欲書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寄樊口鄭石谷
- 一聲湖外笑掀天,誰挽楊枝艤酒船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是日歸館中作
- 脫去朝衣出禁天,武陵山色識(shí)瓢仙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辛未寇萊公祠
- 瞿老亭存樹插天,靖風(fēng)扶醉坐云顛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游桃川宮
- 盛德須知異稟,天教占盡秋光。 -- 出自宋·李朝卿·西江月·盛德須知異稟
- 嫩涼如水,正一天風(fēng)露,秋容如沐。 -- 出自宋·鄭達(dá)可·念奴嬌·嫩涼如水
- 清曉祥云繞碧天。 -- 出自宋·李景良·鷓鴣天·清曉祥云繞碧天
- 韻勝形清,自有天然好。 -- 出自宋·李夫人·蝶戀花·急鼓疏鐘聲報(bào)曉
- 東海鯉魚飛上天。 -- 出自·***·天祐中江南童謠
- 虛空玲瓏別有天,晦明每被物情遷。 -- 出自唐·陳翊·寒窗賦
- 靈境偶一尋,洞天碧云上。 -- 出自唐·劉迥·爛柯山四首
- 紫氣重昭回,皇天新日月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澈·賦四相詩·中書令鐘紹京
- 甲子徒推小雪天,刺梧猶綠槿花然。 -- 出自唐·張登·小雪日戲題絕句
- 甲子雖推小雪天,刺桐猶綠槿花然。 -- 出自唐·張登·朱槿花
- 時(shí)節(jié)流芳暮,人天此會(huì)同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資圣寺賁法師晚春茶會(huì)
- 浦樹凝寒晦,江天湛鏡清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冬日,漢江南行將赴夏口,途次江陵界,寄裴尚
- 漢家宮闕在中天,紫陌朝臣車馬連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長安敘懷寄崔十五
- 寒日臨清晝,遼天一望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張正元·冬日可愛
- 麗日流鶯早,涼天墜露初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郡中端居,有懷袁州王員外使君
- 蟲思庭莎白露天,微風(fēng)吹竹曉凄然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臺(tái)中遇直,晨覽蕭侍御壁畫山水
- 鳥企蛇盤地半天,下窺千仞到浮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自南山卻赴京師,石臼嶺頭即事寄嚴(yán)仆射
- 陽景當(dāng)晝遲,陰天半夜赤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道州觀野火
- 團(tuán)團(tuán)霜月懸中天,閨中少婦私自憐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關(guān)山月
- 湖水無波亦蹴天,君山蟠結(jié)獨(dú)巋然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廖守岳陽樓韻三首
- 憑欄落照俯江天,睥睨詩翁翰墨傳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
- 洞庭秋水望中天,側(cè)目飛鴻斷復(fù)連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寄德瑩弟二首
- 昔聞幕阜古洞天,偶馳瘦馬行山前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過幕阜山
- 拱極三階動(dòng),扶天一柱傾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京丞相挽詩
- 潮來濺雪欲浮天,潮去奔雷又寂然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潮山海門圖
- 淵默面南,格于天地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太廟瑞芝頌
- 紅塵飛不到壺天,風(fēng)月幽懷屬老仙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楊秘監(jiān)館中留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