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7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瞻彼鴻雁,拂翼天衢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寒夜謠(二首)
- 秋高潦水涸,旻天亦凄清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鴻雁來時月滿天,客途僮仆自相憐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有感(七首)
- 羅幕香殘欲暮天,四山風雨總纏綿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海上 七
- 湖廣舟自輕,江天欲澄霽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湖中晚霽
- 巫山峨峨高插天,危峰十二凌紫煙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巫山高
- 拔翠五云中,擎天不計功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題天柱山圖
- 一旦黃龍下九天,騎龍枿枿升紫煙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飛龍引
- 笑殺王子喬,寥天乘白鶴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周穆恣游幸,橫天驅八龍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誰信壁間梭,升天作云雨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飄飖絲散巴子天,苔裳玉轡紅霞幡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巫山高
- 帝燭熒煌下九天,蓬萊宮曉玉爐煙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朝元引四首
- 蜺旌失手遠于天,三島空云對秋月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謫仙詞
- 提兵夾擊,聲喧天壞,雷風借助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龍吟·漢家炎運中微
- 就日離亭近,彌天別路長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沙門泓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
- 不易為離抱,江天即見鴻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江上送韋彖先輩
- 處世曾無過,惟天合是媒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出山
- 忽地晴天作雨天,全無暑氣似秋間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春日登樓遇雨
- 仙桂終無分,皇天似有私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經賈島墓
- 新開湖水浸遙天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朝中措·新開湖水浸遙天
- 敗荷枯葦夕陽天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朝中措·敗荷枯葦夕陽天
- 竹徑茆堂接洞天,閑時廛尾瀨春泉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題崔山人草堂
- 嬴女乘鸞已上天,仁祠空在鼎湖邊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八月十五日夜瑤臺寺對月絕句
- 三峰離地皆倚天,唯獨中峰特修峻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賦得明星玉女壇,送廉察尉華陰
- 滿地殘花過雨天,槐陰庭院響新蟬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和黃體方伴讀新蟬韻
- 水國初冬和暖天,南榮方好背陽眠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別墅懷歸
- 時候頻過小雪天,江南寒色未曾偏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小雪后書事
- 我愿得一掬,攀天叫重閽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以毛公泉獻大諫清河
- 雨后山容若動,天寒樹色如消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胥口即事
- 誰從毫末見參天,又到蒼蒼化石年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二遺詩
- 壺中行坐可攜天,何況林間息萬緣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
- 古鐵久不快,倚天無處磨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諷九首
- 江南酒熟清明天,高高綠旆當風懸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春思二首
- 蜀土繞水竹,吳天積風霜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蜀城懷古
- 何時白霧卷青天,接影追飛太液前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病鶴篇
- 決勝無遺策,辭天便請纓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鄭書記
- 旅望多愁思,秋天更泬寥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和蜀縣段明府秋城望歸期
- 歲暮云皋鶴,聞天更一鳴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虞說擢第東游
- 隱放扁舟去,江天自有涯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飛閣蟬鳴早,漫天客過稀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少微上人入蜀
- 遙想隋堤路,春天楚國情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新城戴叔倫明府
- 等閑平步上青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五百人中第一仙
- 兒童群戲艷陽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況聲名已自,驚天動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才入新年
- 看白頭紅頰本天人,真難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今日明朝
- 是富貴淵明,洞天彭澤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曲水蘭亭
- 正當春月艷陽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早晚以成行色
- 淮王煉石得沖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至道不煩不遠
- 韻勝形清,自有天然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蝶戀花·急鼓初鍾聲報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