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6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傾心甚,看回天身手,絕代風騷。 -- 出自·陳毅·沁園春 和詠雪詞
- 青鸞臨南海,天上雙白鶴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古意三首
- 山高猿狖急,天靜鴻雁鳴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高樓夜彈箏
- 湖月映大海,天空何漫漫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贈三侍御
- 夜久潮侵岸,天寒月近城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泊舟盱眙
- 月冷猿啼慘,天高雁去遲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冬日有懷李賀長吉
- 關外逢秋月,天涯過晚潮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
- 兄弟泣殊方,天涯指故鄉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和河南羅主簿送校書兄歸江南
- 山曉旅人去,天高秋氣悲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早行寄朱山人放
- 王者應無敵,天兵動遠征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崔融
- 步履如風旋,天涯不赍糧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悲哉行
- 皇圖化魚鱉,天道漂無蹤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涂山懷古
- 海嶼儼清廟,天人盛祇供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涂山懷古
- 地圖龜負出,天誥鳳銜將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圣帝擊壤歌四十聲
- 海岳南歸遠,天門北望深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自歸山
- 地理金城近,天涯玉樹孤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南海送韋七使君赴象州任
- 半窗殘月影,天將曉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感皇恩·西閣夜初寒
- 秋色方濃,好天涼夜,風雨初霽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永遇樂·秋色方濃
- 莫言相見闊,天上日應殊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七夕
- 人間都未識,天上忽先開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彩花應制
- 江郡將何匹,天都亦未加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游法華寺
- 風鐸喧行漏,天花拂舞行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和圣制閏九月九日登莊嚴總持二寺閣
- 江回云壁轉,天小霧峰攢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下桂江縣黎壁
- 地闊八荒近,天回百川澍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景龍四年春祠海
- 白羽搖丹壑,天營逼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松山嶺應制
- 文移北斗成天象,酒遞南山作壽杯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
- 日慘咸陽樹,天寒渭水橋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魯忠王挽詞三首
- 御路回中岳,天營接下都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扈從登封告成頌應制
- 舊物森如在,天威肅未殊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謁禹廟
- 石帆搖海上,天鏡落湖中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游禹穴回出若邪
- 仙媛乘龍日,天孫捧雁來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壽陽王花燭圖(一作沈佺期詩)
- 地隱東巖室,天回北斗車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(一作李乂詩)
- 安期庶可揖,天地得齊年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游稱心寺
- 書生教到此,天意轉難知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長安冬日
- 江湖苦吟士,天地最窮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郊居即事投李給事
- 雨后秋蕭索,天涯晚別離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姚庭珪
- 莫將時態破天真,只合高歌醉過春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晚春寄同年張曙先輩
- 平生操立有天知,何事謀身與志違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下第東歸將及故園有作
- 弟兄皆向善,天地合相容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寄舍弟
- 海畔將軍柳,天邊處士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寄竇處士
- 人間寺應諸天號,真行僧禪此寺中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
- 日近韶光早,天低圣澤勻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御溝柳
- 長把行藏信天道,不知天道竟如何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辭鄭員外入關
- 暑天長似秋天冷,帶郭林亭畫不如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夏日登友人書齋林亭
- 且陪野老酬天數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踏莎行·還是歸來
- 佳期人不見,天上喜新秋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七夕
- 作霖應自此,天下待豐年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和李大夫西山祈雨,因感張曲江故事十韻
- 斗柄辨宵程,天琛宜晝賞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韋中丞奉使新羅
- 上人遠自西天竺,頭陀行遍國朝寺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
- 先生晦其中,天子不得臣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嚴陵釣臺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