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5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應寂中有天,明心外無物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白龍窟泛舟寄天臺學道者
- 杳杳欲至天,云梯升幾重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第三峰
- 魚沈雁杳天涯路,始信人間別離苦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相思曲
- 喬木列遙天,殘陽貫平坂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九日與敬處士左學士同賦采菊上東山便為首句
- 針自指南天窅窅,星猶拱北夜漫漫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徐山人
- 麥苗漸長天苦晴,土干確確鋤不得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屯田詞
- 嫁與將軍天上住,人間可得再相過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聽韓使君美人歌
- 回首吹簫天上伴,上陽花落共誰言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漢宮人入道
- 瑞風颯遝天光淺,瑤闕峨峨橫露苑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飛龍引
- 舉頭愧青天,鼓腹詠時康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種蘭
- 斷腸四隅天四絕,清泉綠蒿無恐疑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空城雀
- 舊德徐方天下聞,當年熊軾繼清芬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漳州張怡使君
- 高樓對月,天上宮殿不曾扃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調歌頭·秋杪暑方退
- 醉倒不知天地大,渾忘卻,是和非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老饕嗜酒若鴟夷
- 八月涼風天氣晶,萬里無云河漢明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明河篇
- 洛陽城闕天中起,長河夜夜千門里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明河篇
- 漢廣不分天,舟移杳若仙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漢江宴別
- 梵宇出三天,登臨望八川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登禪定寺閣(一作登總持寺閣)
- 君行君文天合知,見君如此我興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李鐔(鐔自維揚遇亂,東入山中)
- 才大卻嫌天上桂,世危翻立陣前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讀張仆射詩(曹應舉,不及第,投筆領郡)
- 鑒已每將天作鏡,陶情常以海為杯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
- 眼昏經史天何在,心盡英雄國未寧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寄溫州崔博士
- 天上詩名天下傳,引來齊列玉皇前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依韻次(一作酬)同年張曙先輩見寄之什
- 玉骨冰肌天所賦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蝶戀花·玉骨冰肌天所賦
- 空驚絕韻天邊落,不許韶顏夢里看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鷓鴣天·節是重陽卻斗寒
- 洗盡秋容天似瑩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漁家傲·洗盡秋容天似瑩
- 爭如此際,天意巧相符,須痛飲,慶難逢,莫訴厭厭醉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驀山溪·蛾眉亭上
- 春后雨余天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南鄉子·春後雨馀天
- 風清月瑩,天然標韻,自是閨房之秀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鵲橋仙·風清月瑩
- 月淺星深,天淡玉繩低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江神子/江城子
- 帆來帆去,天際雙闕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憶秦娥 用太白韻
- 盡遠目、與天俱占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天門謠·天塹休論險
- 秋光風露天,令節慶初筵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和九日從楊氏姊游
- 但看鳶戾天,豈見山出云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感寓
- 春藻下中天,湛恩闡文明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賜百僚追賞因書所懷
- 五夜漏清天欲曙,萬年枝暖日初長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李給事省中書情,寄劉、苗、崔三曹長,
- 寒度雁聲天遠近,早行林影月高低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送成紀善省親關中
- 知名十小天,林屋當第九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入林屋洞
- 遍問得中天,歸修釋迦譜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孤園寺
- 自春徂秋天弗雨,廉廉早稻才遮畝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五歌·刈獲
- 峰帶樓臺天外立,明河色近罘罳濕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寄題天臺國清寺齊梁體
- 只以直誠天自信,不勞詩句詠貪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寄瓊州楊舍人
- 江湖散人天骨奇,短發搔來蓬半垂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湖散人歌
- 白云朝出天際去,若比老僧猶未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山中僧
- 劍氣射云天,鼓聲振原隰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將軍行
- 漲海積稽天,群山高嶪地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南海亂石山作
- 獨使虹光天子識,不將清韻世人知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片玉篇
- 遠近化人天,王城指日邊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赟法師往上都
- 太一天壇天柱西,垂蘿為幌石為梯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張煉師還峨嵋山
- 月落星稀天欲明,孤燈未滅夢難成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