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5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漸入微寒天氣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十二時(秋夜)
- 周公吐哺,天下歸心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短歌行
- 東到海,與天連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氣出唱
- 歌以言志,天地何長久!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秋胡行 其二
- 朝發軔于天津兮,夕余至乎西極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斡維焉系,天極焉加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雄雄赫赫,天德明只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大招
- 昔余夢登天兮,魂中道而無杭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一 惜誦
- 舞影逐空天,畫鼓余清節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六首
- 舞影逐空天,畫鼓馀清節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六首
- 吾不識青天高,黃地厚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苦晝短
- 寒食搖揚天,憤景長肅殺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其二
- 澹色結晝天,心事填空云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自昌谷到洛后門
- 一聲似向天上來,月下美人望鄉哭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龍夜吟
- 離宮散螢天似水,竹黃池冷芙蓉死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九月
- 吳娥聲絕天,空云閑裴回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拂舞歌辭
- 骨重神寒天廟器,一雙瞳人剪秋水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唐兒歌〈杜豳公之子〉
- 本源自性天真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雨霖鈴·孜孜矻矻
- 洞庭浪與天地白,塵昏萬里東浮眼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春
- 素書一卷天與之,谷城黃石非吾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張良
- 悲愁白日天地昏,路旁過者無顏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河北民
- 珠蕊受風天下暖,錦鱗吹浪日邊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御制賞花釣魚二首
- 祗欲仰問天,無由俯窺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汝癭和王仲儀
- 有道吊民天即助,不知何用牧羊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范增二首
- 潦收葉落天地爽,海月影到山川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題眾樂亭
- 載沙筑成天上路,投虹為橋取孤嶼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明州錢君倚眾樂亭
- 漫道城南天尺五,荒林時見一柴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城南即事二首
- 萬物命在天,取舍各有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天下不用車
- 歲晚強顏天祿閣,只將奇字與人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揚子二首
- 潞山直與天為黨,回首孫高想見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何圣從龍圖
- 歸去莫言天上事,但知呼客飲流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楊樂道韻六首其六——用樂道舍人韻書十日
- 積陰欲滔天,況乃草木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黃菊有至性
- 陳跡難尋天柱源,疏封投老誤明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耿天騭惠梨次韻奉酬三首
- 不見故人天際舟,小亭殘日更回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俞秀老二首
- 夜云不見天,況乃星與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沖卿月晦夜有感
- 顧我不知天上樂,虛疑昨夜夢仙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凈因長老樓上翫月見懷有疑君魂夢在清都之
- 新詔各從天上得,殘樽同向月邊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沖卿席上得行字
- 老工取河天上落,伏礫邅沙卷無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平甫弟
- 我聞大梵天,擎跨雞孔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李士云
- ③登陸尋天臺,順流下吳會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越中逢天臺太一子①
- ④上逼青天高,俯臨滄海大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越中逢天臺太一子①
- ⑥故國眇天末,良朋在朝端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游云門寺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①
- 三后既在天,萬年斯不刊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幸晉陽宮
- 臨渭川,近天邑,浴日溫泉復在茲,群仙洞府那相及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溫泉歌
- 于以助之,天人帝子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燭龍齋祭
- 惟待見青天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憶江南·春去也
- 一從別樂天,詩思日已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寄洛下新詩,兼喜微之欲到,因以抒懷也
- 白鶴迎來天樂動,金龍擲下海神驚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與中貴人同拜岳及天
- 雙鸞游處天京好,五馬行時海嶠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河南白尹有喜崔賓客歸洛兼見懷長句,因而繼
- 金烏入梵天,赤龍游玄都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觀火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