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4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夙駕升天行,云游恣霞宿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
- 當今圣天子,不戰四夷平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登長城
- 煙草連天楓樹齊,岳陽歸路子規啼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人歸岳陽
- 誰將倚天劍,削出倚天峰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華山
- 宴別喧天樂,家歸礙日岑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許棠及第歸宣州
- 憑檻見天涯,非秋亦可悲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江樓作
- 身去兮天畔,心折兮湖岸。 -- 出自唐·僧皎然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
- 寥寥遠天凈,溪路何空濛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山下晚晴
- 積水澄天塹,連山入帝鄉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和樊潤州秋日登城樓
- 積水長天隨遠客,荒城極浦足寒云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錄事(一作裴員外)赴饒州
- 獨鳥連天去,孤云伴客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賦得越山三韻(一本題上有又送陸潛夫五字)
- 迅瀨從天急,喬松入地深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龍山城,并錫賚兩州刺史
- 群岳并天先減翠,大江臨海恐無聲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投知己
- 看著晴天早日明,鼎中颯颯篩風雨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采茶歌(一作紫筍茶歌)
- 雪國知天遠,霜林是血丹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府試丹浦非樂戰
- 天柱與天目,曾棲絕頂房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富春贈孫璐
- 從此朝天路,門前是去程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贈同官蘇明府
- 圣德與天同,封巒欲報功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喜雪應制
- 甘露垂天酒,芝花捧御書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
- 二圣先天合德,群靈率土可封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曲歌辭·舞馬詞
- 扈蹕參天老,承榮忝夏官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制
- 堯舜傳天下,同心致太平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東都酺宴
- 月窟窮天遠,河源入塞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趙順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
- 風流滿天下,人物擅京師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崔司業挽歌二首
- 玄妙為天下,清虛用谷神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應制
- 北闕連天頂,南山對掌中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三月二十日詔宴樂游園賦得風字
- 至德臨天下,勞情遍九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輯戶口應制
- 江如曉天凈,石似暮霞張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道峽似巫山之作
- 五十知天命,吾其達此生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夜坐
- 霜空極天靜,寒月帶江流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二首
- 兩柱擎天壽八荒,一水為霖登百谷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老君洞
- 丁年事,天涯恨,又早在心頭咽。 -- 出自宋·宋無名氏·檐前鐵
- 擬展青天,寫作斷腸文,難盡說。 -- 出自宋·宋無名氏·檐前鐵
- 朝飛蔽天不見日,若以萬布篩塵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一吟青天白日昏,兩誦九原萬鬼哭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方將訴天公,借我巨靈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長江從天來,意欲以地分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金山
- 駭如瀉天來,急若赴海添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過揚子江
- 再拜謝天公,賤臣無所知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夢
- 蘭芝有天香,芻賤雜則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滿居中衡父
- 云黯暮天沉白日,土塵平地斷清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懷寄呈子權先示徽之兼簡孝先熙之
- 春風吹天昏,醉目睨愁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別晏成績懋父太祝
- 標韻樂天淳,不肯外禮假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廬山者居訥
- 修纖諤天官,提揖縱玉佩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對竹
- 高懷樂天寬,遠目斥人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書懷寄黃任道滿子權
- 嗜欲奪天性,情恩占妻孩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聞哭
- 莫比垂天紳,莫比跨地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吳江長橋
- 分明上天意,磨折苦吟人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哭徐山民
- 不管秋天陰復晴,秋懷何處不凄清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秋懷
- 除疴養天和,仙方豈吾欺,協彼古修意,庶用延將衰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山中采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