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2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皇天實陰騭,茲辰遂平陸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自楊子舍舟步入常熟縣
- 昊天無終極,玄化沛神功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久旱雨后行園
- 昊天賦命,如彼之材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荒園
- 龍天浩劫馀弧塔,海岳書生別舊庵。 -- 出自清·談遷·渡江
- 滿天風雪滿天愁,革命何須怕斷頭? -- 出自近代·楊超·就義詩
- 普天率土。 -- 出自漢·班固·明堂詩
- 上天愍憔悴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惠連·喜雨詩
- 青天磧路掛金微,明月洮河樹影稀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從軍行
- 胡天飛盡隴頭云,唯見居庸暮山紫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送士選侍御
- 胡天白雁南飛盡,千里相思那得聞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寄華玉
- 視天非夢夢,召之者為誰?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滄州道中
- 半天雷電金牌冷,一族風波夜壑紅。 -- 出自明·張岱·岳王墳
- 看天地總無奈,趨不盡的名利客,一夢淡抒懷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自嘆
- 夫天君職閒,婦地臣勞服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黃景詠夫婦七十
- 四天圍一地,濁少判清多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城山偶題
- 皇天詔龍司下土,谷苗乾干死天未雨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憫旱
- 樂天吟更苦,笑殺五陵兒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旅懷
- 補天雖變質,映澗尚含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擬洛下分題
- 水天爭冷落,林巒共盤郁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山居招友人詩
- 炎天幾阻相尋興,空倚危樓對落暉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曦照上人
- 湖天淡蕩雁參差,行樂搘筇繞所居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起二首
- 暑天閑繞煩襟盡,猶有清風借四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庭竹
- 江天涼雨霽,嘒嘒出疏林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聞蟬
- 臘天日短不盈尺,何似燕姬一曲歌。 -- 出自宋·蒨桃·呈寇公二首
- 仰天拊髀真為樂,倒載穿腸肯易愁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勸石集賢飲
- 中天鳴素瑟,五鼓下瓊輪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奉詔立春日祝太乙宮書事
- 垂天借喻齊諧志,握火尋盟越絕書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與客啟明
- 江天梅雨畫蕭蕭,送別愁吟白紵謠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送毛得一秀才歸淮上
- 江天專伺至,煙網密爭垂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食魚
- 中天帝圃蕃英蕤,氤氳嘉祥凝朝曦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玉宸殿并三枝牡丹歌
- 中天倚華闕,大火敞明堂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冬至觀兩宮盛禮憂奏御
- 五天真釋種,三國舊王孫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傳法光梵二大卿兼述譯場之盛
- 淮天目極風帆駛,韓野魂銷宰樹疏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淮南自訟
- 中天秘牒河龍負,上路鳴鐃笮馬馳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龍圖燕待制出守梓潼
- 掞天持筆距,連袂照袍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詔下有感
- 故天意若曰,往為我之嗣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兵器
- 九天瑞露滴成芽,不是榆花即桂花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滴露花
- 海天晴動水,峽月夜隨舟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送吳利見主簿之蒼梧
- 月天高寺影,春雨一橋聲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東湖
- 洞天生書寒,桃源發春意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題顯孝南山寺
- 漫天一遠近,蓋地均坎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范少約二首
- 神天極虔恭,萬姓吾骨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范少約二首
- 倚天若木朝朝艷,照海金波夜夜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□侍郎韻為荊師范
- 秋天無云凈玉色,水風帶月搖金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乘月入城
- 諸天入定憑誰問,五色迷人自古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李士衡失解送公衍赴調二首
- 沖天食野方多慶,盡是仙翁手種成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老人命賦家庭雙頭牡丹
- 際天南北{左麥右來}麰盛,夾漢東西巘崿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任壽朋赴襄陽令
- 黃天蕩里逢驚浪,百里荒前阻逆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病中謝客
- 老天夢識南湖路,水檻山堂處處通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留別南湖二首
- 青天碧海桂光流,已是人間萬古愁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六夜州宅觀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