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多士向來親戴席,斯民今幸得蘇天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溫州
- 平生頗負昂霄志,便欲乘風送上天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同鄂州都統制司登壓云亭
- 老境昏昏只醉眠,不知門外艷陽天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同子隆次公小飲
- 凜節清姿老更堅,不須藏雪待炎天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程泰之閣學詠雪十二題·藏雪
- 征帆夜濕三更雨,去路人欣八月天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惠縣丞之官
- 皇皇有若救頭然,為計無聊只籲天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和東林湛堂禪師喜雪韻五首
- 昔聞神龍蟠九淵,今睹大象夫諸天。 -- 出自宋·袁倚·象耳山
- 眼看巖□□□□,□□□明卻有天。 -- 出自宋·臧辛伯·澹巖
- 望窮山下疑無路,行入壺中別有天。 -- 出自宋·臧子常·鷲峰院
- 僧非昔人屋亦改,仰視喬木皆參天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雷公保國寺畫壁
- 玄崖擁路奇千疊,邃洞扃抽自一天。 -- 出自宋·曾原·金精山
- 水里月影人共識,一真誰復見先天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月
- 秋風獨坐野塘前,水上游魚自有天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漫興
- 潯陽夜泊送客船,船上誰人白樂天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書白樂天琵琶行后
- 客離孤館一燈殘,牢落星河欲曙天,雞唱未沈函谷月,雁聲新度灞陵煙。 -- 出自宋·張佖·長安道中早行
- 因尋大禹藏書穴,深入陽明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訪禹穴至陽明洞
- 動非緣境靜非祥,物物前塵現四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留題玉泉山堂
- 虬蟠我亦思滄海,鶚薦初方上碧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罷新定至錢塘喜見孫觀書記
- 水際空明月正圓,人行月里水如天。 -- 出自宋·張釜·游山七絕·水月洞
- 清秋皓月正嬋娟,的歷華星亦偏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驟隔清塵樞要地,獨攀紅蘂艷陽天。 -- 出自宋·張洎·暮春月內署書閣前海棠花盛開率爾七言八韻寄
- 爭似蓮花峰下客,栽成紅杏上青天。 -- 出自宋·張景·題董真人
- 蒼崖縱使秦驅得,未信能移一柱天。 -- 出自宋·張景脩·游九鎖山
- 下觀濤江卷飛雪,旁看秦望森摩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讀東坡疊嶂圖有感因次其韻
- 數日長陰君莫嘆,人人道是養花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二月八日偶成
- 喜聞金節專南海,行看鋒車上九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聞沈元用帥南海喜而有作
- 平生明明復皦皦,一嗅霜蕊知其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十二月二十四夜賦梅花
- 公馀連騎賞芳妍,柳重花明祓禊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奎·興慶池禊宴
- 平沙漠漠雁翩翩,兩岸菰蒲水拍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祁·平沙
- 遺跡謾存離舊隱,這應銜雨去朝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埏·龍隱洞
- 無訟正如高隱發,隆冬方似早春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唐民·詩一首
- 忍從蝦蟹常為侶,好作蛟龍飛上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再游玉泉觀金魚
- 筍輿搖兀到山前,就宿棲真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游洞霄棲真洞
- 吾道有靈終用世,此心無愧可通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異·題梅壇
- 牡丹池館春融日,莼葉汀洲水漲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送晏桂山赴高沙郡
- 青霓絳節嚴中夜,綠蓋丹與會九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仲威·設醮靈仙觀
- 合歡扇裁七寶月,蔭步蓋簇空青天。 -- 出自宋·章采·搖搖花行
- 從來白石清泉地,勝似青山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章鑒·杭山
- 風高送目帆侵日,秋霽憑闌水接天。 -- 出自宋·章岷·如歸亭
- 茭白生苗藏蛤地,桑黃含萁浴簪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范·句
- 日腳初長雨滿川,杜鵑聲老夕陽天。 -- 出自宋·趙伯溥·初夏遣悶三絕
- 春晴多得兩三日,便覺暄于輕暑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森·春暖
- 為人八十有三歲,游歷名山幾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夔·贈海陵佘公老人
- 銜得芹泥入畫簾,江南門巷柳花天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淳·燕
- 柳南矯矯蛟龍騫,古詩古文高入天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
- 岸痕樹影彷佛地,云陰雨氣冥蒙天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陳老畫牛
- 升高但覺少平地,視下方知在半天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道中登嶺
- 尋幽訪古到巖前,仰視云霞接梵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師龍·題嚴因崇報禪寺
- 月明應有蘆花夢,飛遍江湖萬里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桐·賦墨雁圖分得宿雁
- 澗湧雙泉雷出地,山圍四面管窺天。 -- 出自宋·趙諴·游天衣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