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月近參旗欲下弦,倚樓半夜獨看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二十三日聞城南火午至夜半懷歸
- 節義第一文丞相,三士鼎峙撐青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伯英孟淳,鶴田幼弟,乃步深齋之子
- 龍耶竹耶勿惱我,拓樓長嘯萬里天宇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羅觀光藏陳所翁墨竹
- 卷起短軸且飲酒,西窗萬里開青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十六羅漢畫像
- 圣門此意傳不傳,耿耿精靈月在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聽孫鏈師琴
- 縹緲凌空一葉船,閉篷端類管窺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聞舟人既畏寒復畏盜
- 江湖落魄但欠一歸耳,休官已幸天從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前韻述將歸
- 臨平山下泛歸船,何必荷花五月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臨平二首
- 西門所見石筍高蹲,欲募壯士擲天外,使人不疑見本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州推官史彥明碎妖石
- 果見新詩金擲地,始知余子管窺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見李提學所和詩次韻
- 自從草角至童顛,是事無心總聽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日長至寓杭
- 岳陽州城危樓前,無地但有水與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常德教趙君
- 栗里先生醉非醉,三方寸地通一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
- 世人往往談神仙,便欲插翅登青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李景安論詩為作長句
- 無聲忽訝潮包地,不夜常疑月在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霽次韻以忠見和
- 槁若叢蓍未見妍,一條條雪半春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條花
- 老衰不競黃陳律,前日詩如白樂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未生日二首
- 一寸地中栽□□,□將三寸舌談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學易耕心
- 兵甲喧豗征馬地,音書斷阻去鴻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朱師裕
- 身后不營埋骨地,春來頻醉賞花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頻醉
- 洞冷斂心歸酒地,閣虛攜眼上詩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址年重到紫陽觀
- 客途窮極亦陶然,自覺平生愧樂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二月二十日立春系癸巳歲予年已六十七白劉
- 喚起沅湘舊游興,洞庭飛過水如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夢呂洞賓仙翁忽憶戊午西游岳陽樓老木居士
- 欲共君歸未有緣,春風奪我紫陽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送羅云叔
- 何時官晨真無事,是處壺中別有天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次韻泛舟仲秉有詩
- 一水云昏失羅帶,萬松風偃舞鈞天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次日游西龕再用韻
- 潛修功行歸何處,笑指瀛洲返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馮觀國·述懷
- 誰知江漢過中地,別有蓬瀛物外天。 -- 出自宋·馮杞·句
- 上國經游云出岫,故山歸去鶴沖天。 -- 出自宋·馮元·送僧歸護國寺
- 卻嫌松菊荒三徑,故乞絲綸下九天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杜無逸留別次韻三首
- 秀句屢同歌白雪,高標猶幸視青天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無逸用前韻見謝復次韻三首
- 何日九重頒召節,好陪鵷鷺聽鈞天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虞憲按樂致語
- 流虹啟圣際千年,湛露洪恩下九天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天寧節后筵口號
- 亡功每嘆孤明主,得謝何妨作老天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弼承索近詩復貺佳句輙次元韻奉和詩以語志不
- 鑿石誅茅四十年,棱層寶構出諸天。 -- 出自宋·富臨·紫微山
- 孤臣泣血無他請,愿把奸臣訴九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孤憤吟十三首
- 寧死老身終不去,太皇此語可回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孤憤吟十三首
- 君詩太夸不可傳,吾恐聞者譏貪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雪寒郡中糶米食源有賦
- 北衙無人素為地,南徼何路能通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孤憤吟上十韻
- 冠距名將尊已成,坐令戚里傾中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雞禍詩
- 小隱安能老丹嶠,壯懷猶欲上青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史深之入蜀
- 卦爻時義各有當,圣賢出處無非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庸齋赴召
- 客行不趁花燈市,月滿寒江水拍天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樂清道中二首
- 笑倚東風看畫船,晴天如水水如天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西湖即景
- 君之來兮鶴自九皋,駕以去兮渺天地而逍遙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招鶴所詞為澉浦監稅趙潛夫作
- 淺水短蕪調馬地,淡云微雨養花天。 -- 出自宋·耿仙芝·句
- 此是嶺南春氣候,日中長有四時天。 -- 出自宋·龔茂良·題惠來驛
- 會意即超聲律界,不須練石補青天。 -- 出自宋·龔相·學詩
- 人間自覺無閑地,城里誰知有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古成之·五仟觀二首
- 露氣侵衣月滿船,夢回依約五更天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太倉道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