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吁哉跡異心不殊,出處語默如是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謁孺子祠后由南昌還艤舟之地
- 子行歷聘應兄問,并謝江東有二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又成父弟往余干謁趙叔遂至池陽廬陵謁二周先
- 落花飛蝶兩翾翾,二月清明雨后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廿二日題水南寺壁
- 杯水得風猶渺然,況茲章貢遠連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大風二首
- 木高長蔽三竿日,人到同觀一片天。 -- 出自宋·馬子嚴·章巖
- 縈回棧道泉湍響,疑是仟家小有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游陽華巖
- 枕冷秋山不記年,時時逸想醉看天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丁少明挽詩
- 誰知領縣春風邊,嗔蛟怒鱷腥熏天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鄱量董季興往游懷玉山捐田入寺為民禱雨君既
- 期君更盡未死日,舉世不信方知天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李郛
- 敢云威福自我出,下有赤子高蒼天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題五畏齋
- 回廊寂寂為苔地,后塔陰陰造雨天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并工
- 蚤知定性不生滅,今安得爾庸非天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醫工嘆重贈柳山人
- 平生不學口頭禪,腳踏實地性虛天。 -- 出自宋·王楙·臨終詩
- 亦似東君無定準,乍晴乍雨惱花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
- 碧天似水元非水,碧水如天不是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錢塘十七日舟中雜興
- 深林一笑聞山鬼,余處幽篁不見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秋懷十首
- 都人正作黃梁夢,獨點西湖明月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夏日西湖閑居十首
- 上有靈泉瀑布千萬道,如銀河自天爭瀉而競注兮,砅雷濺雪隱現穿林幽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黃山高
- 萬里溪光一望穿,潛魚世界白鷗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臘日晚過楊村寫望
- 不見采花蜂,但見烏蟾兩點追過天津橋那邊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日月蓮花歌
- 五鳳銜入淵中淵,六龍插上天中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日月蓮花歌
- 水光如錦葉如煙,微雨相從到洞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泛小舟入蓮蕩微雨即事
- 別來風送空中月,此去云開劍里天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次韻衛慶陽使君送別這章
- 人望鼎來須易地,春風早去便朝天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薛侍朗移鎮合肥被命入覲賦唐律詩二章
- 甲戌家聲僅有傳,等閑膏澤下云天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次韻清卿用使君鹿鳴韻見貽
- 萬事轉頭渾是夢,一身安分總由天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張進武善風鑒謂予豸骨日他早晚入臺求詩贈之
- 濡轡按行方易地,追鋒趣召已朝天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送時漕大卿淮四檢法
- 光大聲名揭如日,老臣議論可回天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李大著赴豫章別駕同舍餞別用二工部天上秋期
- 晉書好傳偏安石,唐世諸人且樂天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句
- 題扁蛟綃乾碧海,吹將鶴笛上青天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句
- 十日何由辨水石,千金乃可分江天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燕文貴山水圖
- 魂迷楊柳灘頭月,身老松花甕里天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{左酉右倉}蟹
- 聞道知音在高處,一聲彈入紫微天。 -- 出自宋·危稹·上雷漕
- 忍都將、有限光陰縈絆,趁逐無窮天地。 -- 出自宋·吳禮之·瑞鶴仙·風傳秋信至
- 縣知幽德如存日,更有孤忠合老天。 -- 出自宋·汪晫·次韻李明府上事初謁登源廟用蘇黃門韻見示
- 要識冷煙催谷雨,須知澹日養花天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流觴西湖用范左史韻
- 莫難此時周折還,三年一心上通天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用柏梁體題式敬齋
- 通明殿上紫芝仙,乞得閑身下九天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送顧侍郎安撫浙東
- 輕煙薄霧鎖平川,全似江南二月天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春貼
- 唯有幽人一寒暑,閉門高臥雪深天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擁爐
- 青瑯削葉玉花細,獨占炎皇第一天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梔花
- 乳燕啼鳩三月暮,淡云疏雨午時天。 -- 出自宋·鄒應龍·游寶林寺
- 善念才興方寸地,恩光便下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贈刻圖書處士二首
- 溫柔鄉裹誰能老,冷澹勝涯別有天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村邊解嘲
- 自有散花居丈室,何妨姹女共壺天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村邊解嘲
- 萬象為春皆是物,一花不實豈其天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村邊解嘲
- 聊遣朋壺供一笑,平分風月晚涼天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煮白酒送林治中
- 銀臺金盞惟須酒,不可無渠對雪天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督覺際植花
- 遣來勣嫗知君狀,擬伴涪翁到曉天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村邊以湯婆樣惠示與詩俱來依元韻
- 曉雨洗開新綠岸,晚霞蘸出嫩紅天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上清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