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官冷如漿病滿身,凌寒不易過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思黯代書見戲
- 莫道兩京非遠別,春明門外即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別牡丹
- 廝配得才貌仙郎,博得個地久天長,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十二曲——樂中悲
- 都護行營太白西,角聲一動胡天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
- 無事垂鞭信馬頭,西南幾欲窮天盡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獨孤漸道別長句,兼呈嚴八侍御
- 羅巾掩,宿粉殘眉、香未減,人與天涯共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洞仙歌令/洞仙歌
- 南窗睡多春正美,百舌未曉催天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啼鳥
- 便直饒、更有丹青妙手,應難寫、天然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鼓笛慢/水龍吟
- 新香嫩色如始造,不似來遠從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嘗新茶呈圣俞
- 遂令一時暫不雨,輒以困急號天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楊辟喜雨長句
- 乃知此事尚難必,何況仕路如天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圣俞
- 貪追時俗翫歲月,不覺萬里留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圣俞
- 十載榮華貪國寵,一生憂患損天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再至汝陰三絕
- 天下從來無定色,況將鉛黛比天姿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呂太博賞雙蓮
- 豈知火維地荒絕,漲海連天沸天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圣俞白鸚鵡雜言
- 嗟河改兇作民福,嗚呼明堂圣天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鞏縣初見黃河
- 紅紗蠟燭愁夜短,綠窗鵯鵊催天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鵯鵊詞
- 其間張續與李常,剖琢珉石得天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讀張李二生文贈石生先
- 雨過紫苔惟鳥跡,夜涼蒼檜起天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郡齋書事寄子履
- 嘉佑六年秋,九月二十有八日,天愁無光月不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鬼車
- 可愛清光澄夜色,遙知喜氣動天顏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梅圣俞元夕登東樓
- 粉堞女墻都已盡,恍如陶侃夢天門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
- 人棗交梨近可餐,不須地肺及天壇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
- 梅已偷春成國色,云猶憑臘造天陰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朱李二君見寄二首
- 繄我與君素參辰,孰為一見同天倫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別賈耘老
- 盛掩秦諸畤,雄逾漢兩京,垣橫天上紫,洲露海中瀛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蔣穎叔南郊祭告上清儲祥宮
- 老母思兒且欲歸,回首云峰已天上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宿金山
- 長憶憑欄風兩後,斷虹明處海天低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廣陵五題其四次韻子由題摘星亭
- 啾啾飲食滴與粒,生死亦足終天年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三首
- 上苑年年占物華,飄零今日在天涯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種木槲花
- 其余豈足沾牙齒,欲用何能報天子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醉歌
- 漏轉霞高滄海西,頗黎枕上聞天雞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相和歌辭·春江花月夜
- 朱網龕鬖丞相車,曉隨疊鼓朝天去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臺城曉朝曲
- 侯印不聞封李廣,他人丘壟似天山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傷溫德彝
- 重城漏斷孤帆去,唯恐瓊簽報天曙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湘東宴曲
- 用盡機關,徒勞心力,只得三分天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剔銀燈 與歐陽公席上分題
- 早晚相將云漢外,重為龍友免天涯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馀杭全安石段少連二從事
- 從來酷暑不可避,今夕涼生豈天意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中元夜百花洲作
- 共棄榮華拋世態,同歸清靜復天真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同年朱兵部王賓客交贈之什
- 中秋五日,風清露爽,猶是早涼天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燕歸梁·金鴨香爐起瑞煙
- 就日望云皆善祝,圣人洪算與天長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端午詞·御閣
- 織組文繒載舊儀,晨朝丹扆奉天慈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端午詞·升王閣
- 周綱凌遲四海沸,宣王憤起揮天戈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石鼓歌
- 踐蛇茹蠱不擇死,忽有飛詔從天來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憶昨行和張十一
- 業成志樹來頎頎,我當為子言天扉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區弘南歸
- --軒轅彌明睆睆無刃跡,團團類天成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石鼎聯句
- 雜花妝林草蓋地,白日坐上傾天維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感春四首
- 嗟哉董生孝且慈,人不識,惟有天翁知,生祥下瑞無時期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嗟哉董生行
- 清淮無波平如席,欄柱傾扶半天赤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僧澄觀
- 窺奇摘海異,--韓愈恣韻激天鯨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城南聯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