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霜清楓葉照溪赤,風起寒鴉半天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記老農語
- 試問浩歌遺世事,何如酣枕養天真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家釀頗勁戲作
- 春水一池花百本,此生未易報天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龜堂偶題
- 食案闌干堆苜蓿,褐衣顛倒著天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暮貧甚戲書
- 狐兔草間何足問,合留長箭射天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曉出遇獵徒有作
- 乍起鷺行橫野去,欲棲鴉陣暗天飛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湖中暮歸
- 屠釣論交成酒隱,山林高臥得天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百歲
- 君看病驥瘦露骨,不思仗下思天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夜讀書
- 最恨明朝洗車雨,不教回腳渡天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七夕
- 曉澗青青桂色孤,楚人隨玉上天衢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押兵甲發谷口寄諸公
- 城角為秋悲更遠,護霜云破海天遙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聞角
- 念去去,千里煙波,暮靄沉沉楚天闊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雨霖鈴·寒蟬凄切
- 嘉景清明漸近,時節輕寒乍暖,天氣才晴又雨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西平樂·盡日憑高目
- 香靨深深,姿姿媚媚,雅格奇容天與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擊梧桐
- 下崢嶸而無地兮,上寥廓而無天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遠游
- 男兒屈窮心不窮,枯榮不等嗔天公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野歌
- 十二門前張大宅,晴春煙起連天碧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榮華樂( 一作東洛梁家謠)
- 嘈嘈弦吹匝天開,洪崖簫聲繞天來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榮華樂( 一作東洛梁家謠)
- 朱旗卓地白虎死,漢皇知是真天子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白虎行
- 芙蓉葉落秋鸞離,越王夜起游天姥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聽穎師琴歌
- 斷燼遺香裊翠煙,燭騎啼烏上天去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沙路曲
- 青霓扣額呼宮神,鴻龍玉狗開天門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綠章封事〈為吳道士夜醮作〉
- 玉煙青濕白如幢,銀灣曉轉流天東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溪晚涼
- 赤山秀鋌御時英,綠眼將軍會天意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呂將軍歌
- 光風轉蕙百馀里,暖霧驅云撲天地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三月
- 乃知貧賤別更苦,安得康強保天性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胡笳十八拍十八首
- 雖傳古未有孔子,蠛蠓何足知天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孔子
- 蔭幄晴云拂曉開,傳呼仙仗九天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御制賞花釣魚二首
- 君詩雄盛付君手,云此非人乃天巧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吳沖卿鴉鳴樹石屏
- 能從太古到今日,獨此不朽由天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吳沖卿鴉鳴樹石屏
- 盜傷中丞偶不死,利劍白日投天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
- 宜乎倜儻不低斂,醉腳踏倒青天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慎伯筠
- 雷公訴帝喘欲吹,咸恐聲名塞天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慎伯筠
- 勝地霧迷淮水石,望星人指楚天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山居雜言
- 投老逢時追往事,卻含愁思度天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沖卿上元從架至集禧觀偶成
- 春江窈窈來無地,飛帆浩浩窮天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如歸亭順風
- 蕭條兩翅蓬蒿下,未能生彼升天翼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蔡天啟三首
- 獨斡斗杓環帝座,親扶日轂上天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忠獻韓公挽辭二首
- 關外尋君信馬蹄,漫成詩句任天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出城訪無黨因宿齋館
- 茫茫彭蠡春無地,白浪春風濕天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彭蠡
- 樓影侵云百尺斜,行人樓上憶天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登西樓
- (淼茫同:渺)日暮征帆何處泊,天涯一望斷人腸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杜十四之江南
- 九曲黃河萬里沙,浪淘幾簸自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雜曲歌辭·浪淘沙
- 海風吹折最繁枝,跪捧瓊盤獻天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海風吹折最繁枝,跪捧瓊□獻天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步虛詞
- 謾讀圖書三十車,年年為郡老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郡齋書懷寄江南白尹,兼簡分司崔賓客
- 闕里廟堂空舊物,開方灶下豈天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,以詩答之
- 楊葉百穿榮會府,芝泥五色耀天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寄和東川楊尚書慕巢,兼寄西川繼之二公,近
- 此夜獨歸還乞夢,老人無睡到天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仆射牛相公,晉國池上別后至甘棠館,忽夢
- 不是郢中清唱發,誰當丞相掞天才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江陵嚴司空見示與成都武相公唱和,因命同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