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枯荷摧欲折,多少離聲,鎖斷天涯訴幽悶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洞仙歌·瑣窗秋暮
- 嘗聞太白長庚星,夜半星在天上明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謫仙歌
- 又疑白星是酒星,銀河釀酒天上傾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謫仙歌
- 英氣凜然若在,仍題扁、昭揭天恩。 -- 出自宋·李訦·六州歌頭·高皇神武
- 好把袖間經濟手,如今去補天西北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滿江紅·壽酒如澠
- 夜泛銀潢,手移星緯,飛墮從天闕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念奴嬌·杏花楊柳
- 不知誰為帶湖仙,收拾盡、壺天風露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鵲橋仙·筑成臺榭
- 客來雁去兩三回,悵望赤城天共遠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送錢文季赴闕
- 辭華標角人力能,科名均齊天所興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題椿桂堂
- 知君欲覽眾山小,取磚磨就天上亭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露星亭
- 廋文露巧眾術同,一心之純天與通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蔡子重
- 深思直道佐明君,蟄雷震空天下聞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盧簡夫
- 看追風騎,攢云槊,雷野轂,激天鉦。 -- 出自宋·劉褒·六州歌頭·憑深負阻
- 漸荷收綠蓋,桂吐金英,嫩涼天氣。 -- 出自宋·熊以寧·醉蓬萊·漸荷收綠蓋
- 今日紫陽峰頂上,人望旌旗天半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念奴嬌·龍山高會
- 精神尢向水中活,形狀直須天上真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中秋月五首
- 日宮月宮留不住,翻身透過天頂去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對月與念六弟談化作
- 幾度穿入月之內,幾度穿出天之外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對月與念六弟談化作
- 北山之宅可忘歸,北山之山天下稀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題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
- 五鳳銜入淵中淵,六龍插上天中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日月蓮花歌
- 我歌賀太守,太守歸我皇極天子大父母,愿見太平萬古萬萬古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瑞粟歌
- 天亦若忌我,我自夢裹知其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放歌行
- 水色天色月色擘不開,水光天光月光拈不來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水天月歌
- 惡習起時能自訟,誰知此是天然勇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偶成
- 拋梁不須偉兒郎,黃云高舉天頡頏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次韻魏君寶光黃云觀古風
- 青年老仙紫云旄,函關西度天風高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壽李參政壁
- 白馬凌空,瓊鰲駕水,日夜朝天闕。 -- 出自宋·吳琚·酹江月/念奴嬌 觀潮應制
- 試問襄州何處是,雉堞連云天際。 -- 出自宋·劉仙倫·念奴嬌 送張明之赴京西幕
- 面前不著淮山礙,望到中原天盡頭。 -- 出自宋·劉仙倫·題張仲隆快目樓壁
- 九天丈人來問道,太極之前天不老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騎鸞引贈句曲山吳道士
- 殿臺平入蓬萊圖,人煙盡屬天臺賦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萬年山
- 更有佳人在空谷,能唱春風天上曲。 -- 出自宋·危稹·經從豐城謁于房州于令侍姬歌舞進酒二首
- 忽不見者其前驅,定應悄上天之衢。 -- 出自宋·王居安·潘德久有龍眠三馬百失其一俾予賦詩
- 便如何忘得,溫柔情態,恬靜天真。 -- 出自宋·吳禮之·雨中花/夜行船
- 新池碧甃玉回環,一水來從天柱山。 -- 出自宋·徐沖淵·題清音亭
- 駭目奇觀,恍如崩浪,洶涌從天落。 -- 出自宋·高惟月·念奴嬌·巖扃不鎖
- 踏盡玉龍千丈,更一望、龍尾天長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滿庭芳·未歲嘉平
- 君知否,山深地僻,自是早霜天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滿庭芳·人道蒼姬
- 何時握手論行藏,江東云暮天何方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于潛佳丞四明人同年友也方此掉鞅百未一見而
- 雞籠峰下萬松山,中有游民天地閑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玉堂晝值有懷萬松
- 上下兩間皆葉序,天錫皇壽天齊驅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秘閣儒榮堂
- 莊椿坐閱人間世,嶰竹早吹天上春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慶滬帥魏侍郎二首
- 功名多載旂常上,福祿平分天壤里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魚游春水·湖南三千里
- 忘憂擬問酒中圣,覓句懶從天外歸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前韻
- 滕六附暄墮寒力,六花未辦天機織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冬節忤寒約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戲體中差小
- 能令赤鳳冒白羽,夜半翾翻天際識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葺芷雪韻
- 因攜天上白瑯玕,散作天花天女識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靜樂
- 明珠照乘月午夜,秋水連云天一色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雪韻
- 龍雖伸物畏饞吻,攜朋去作天田耕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客有誦袁蒙齋得雨酬倡之什輒賡元韻志喜也呈
- 得時失據自甘苦,姑置是事天夢夢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紹定閩寇平上功省府黃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