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天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廟謀雖不戰(zhàn),虜意久欺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苦寒見寄
- 敝裘羸馬古河濱,野闊天低糝玉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濟(jì)南李公擇以詩相迎次其韻二首
- )漫夸年少容吾在,(樂天詩云:猶有夸張少年處,笑呼張丈喚殷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張昌言給事省宿
- 不辭驛騎凌風(fēng)雪,要使天驕識(shí)鳳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子由使契丹
- 春根夏苗秋著子,盡付天隨恥充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(zèng)錄呈廣倅蕭大夫
- 不待驚開小桃杏,始知天子是天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春帖子詞
- 開皇苦桃空記面,建中天子終不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朱壽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寫經(jīng)求之五十年
- 法師說法臨泗水,無數(shù)天花隨麈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潛師放魚
- 梁李久樂禍,自焚豈非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范中濟(jì)經(jīng)略侍郎分韻賦詩以元戎十乘以先啟
- 早知臭腐即神奇,海北天南總是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郭功甫觀予畫雪雀有感二首
- 藍(lán)尾忽驚新火后,(白樂天《寒食》詩云:三杯藍(lán)尾酒,一碟膠牙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
- 高人豈學(xué)畫,用筆乃其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水官詩?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詩,今刪?
- 蓬瀛宮闕隔埃氛,帝樂天香似許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直秘閣呈王敏甫
- 志公仿佛見刀尺,修羅天女猶雄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曩于長(zhǎng)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
- 陰陽有時(shí)雨有數(shù),民是天民天自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
- 大兒汾陽中令君,小兒天臺(tái)坐忘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
- 煙鎖竹枝寒宿鳥,水沉天色霽橫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人回文五首?此五首詩為孔平仲作?
- 浪跡常如不系舟,地角天涯知自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老人行
- 莫教門掩夜,坐待月流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真州再和二首
- 茅屋歸元亮,霓裳醉樂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真州再和二首
- 剡藤玉版開雪膚,游龍天飛萬人呼,莫作羞澀羊氏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六觀堂老人草書詩
- 破費(fèi)八姨三百萬,大唐天子要纏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讀開元天寶遺事三首
- 豈為龍顏更分別,只應(yīng)天眼識(shí)天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鹽官絕句四首
- 半年不雨坐龍慵,共怨天公不怨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(yīng)
- 掖垣老吏識(shí)郎君,并轡天街兩絕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次韻答完夫穆父(二公自言,先世同在西掖
- 漢家將軍一丈佛,詔賜天池八尺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洮西捷報(bào)
- 篋中尚有絲綸句,坐覺天光照海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錢穆父紫薇花二首
- 且憑造物開山骨,已見天吳出浪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前
- 卜年七百,方過歷以承天;有臣三千,咸一心而戴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興龍節(jié)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(hào)
- 且同月下三人影,莫作天涯萬里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惠循二守相會(huì)
- 圣后憂農(nóng)切,宜哉?qǐng)?bào)自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豐年有高廩詩
- 卞峰照城郭,震澤浮云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
- 人間得喪了無憑,只有天公終可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任師中挽詞
- 峰多巧障日,江遠(yuǎn)欲浮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王勝之游蔣山
- 志公彷佛見刀尺,修羅天女猶雄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曩於長(zhǎng)安陳漢卿家,見吳道子畫佛,碎爛可
- 蹄間三丈是徐行,不信天山有坑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書李伯時(shí)畫御馬好頭赤
- 木生不用回萬牛,愿終天年仆沙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木山(并敘)
- 何人施大手,擘破水中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半月泉蘇軾、曹輔、劉季孫、鮑朝懋、鄭嘉會(huì)
- 晚景最可惜,分飛海南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連雨獨(dú)飲二首
- 跏趺牛嚼安且詳,動(dòng)搖天關(guān)出瓊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真一酒歌
- 我將我享,維羊維牛,維天其右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我將
- 萬里長(zhǎng)江橫渡,極目楚天舒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水調(diào)歌頭·游泳
- 汽笛一聲腸已斷,從此天涯孤旅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賀新郎·別友
- 軍民團(tuán)結(jié)如一人,試看天下誰能敵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雜言詩·八連頌
- 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,風(fēng)雨不動(dòng)安如山! -- 出自唐·杜甫·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
- 韓公本意筑三城,擬絕天驕拔漢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諸將五首
- 斗上捩孤影,噭哮來九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義鶻行
- 猶瞻太白雪,喜遇武功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達(dá)行在所三首
- 矯矯龍性合變化,卓立天骨森開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天育驃騎歌
- 有竹一頃馀,喬木上參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杜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