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1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天門夜開飛爽靈,無復白日乘云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芙蓉城
- 天書云篆誰所銘,遶樓飛步高冷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芙蓉城
- 天門夜上賓出日,萬里紅波半天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杰
- 天目山前綠浸裙,碧瀾堂上看銜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孫莘老七絕
- 天豈無情,天也解、多情留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滿江紅 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
- 天寒日短銀燈續,欲往従之車脫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鞏獨眠
- 天寒菽粟猶棲畝,日暮牛羊自入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舒教授張山人參寥師同游戲馬臺書西軒壁兼
- 天公戲人亦薄相,略遣幻醫生明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黃魯直赤目
- 天廄如海養群龍,并收其子豈不公,(君之子祁舉制策,文學行義,為時所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德林赴真州
- 天山自可三箭取,海國何勞一葦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晉卿奉詔押高麗燕射
- 天寶諸王愛名馬,千金爭致華軒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申王畫馬圖?或謂為蔡肇作?
- 天王臨軒喜有麥,宰相獻壽嘉及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
- 天姿儼龍鳳,雜沓朝鵬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水官詩?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詩,今刪?
- 天師化去知何在,玉印相傳世共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
- 天公變化豈有常,明月行看照歸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奉和成伯大雨中會客解嘲
- 天地之生我,族類廣且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詠怪石
- 天公欲困無奈何,世人共抑真疏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
- 天高夜氣嚴,列宿森就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行觀星
- 天人不相干,嗟彼本何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行觀星
- 天亦豈有之,無乃遂自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行觀星
- 天上列星當亦喜,月明時下浴明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開西湖次吳左丞韻?此詩為道潛作?
- 天公不見老農泣,喚取阿香推雷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無錫道中賦水車
- 天公號令不再出,十日愁霖并為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
- 天葩尚青萼,國色待華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雪后便欲與同僚尋春一病彌月雜花都盡獨牡丹
- 天人幾何同一漚,謫仙非謫乃其游,麾斥八極隘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
- 天禍爾土,不麥不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勸農六首
- 天下假易,亦不汝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勸農六首
- 天風吹月入欄干,烏鵲無聲夜向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絕句三首
- 天目山前淥浸裾,碧瀾堂下看銜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莘老七絕
- 天邊鴻鵠不易得,便令作對隨家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五首
- 天下幾人學杜甫,誰得其皮與其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五首
- 天門冬熟新年喜,曲米春香并舍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庚辰歲正月十二日天門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
- 天寒滯穗猶橫畝,歲晚空機尚倚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蜀楊耆二十年前見之甚貧今見之亦貧所異于
- 天生此神物,為我洗憂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飲酒四首
- 天臺桂子為誰香,倦聽空階夜點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
- 天上麒麟豈混塵,籠中翡翠不由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席上代人贈別三首
- 天公不解防癡龍,玉函寶方出龍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清汶老龍珠丹
- (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鐵冠,于潛婦女皆插大銀櫛,長尺許,謂之蓬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于潛令刁同年野翁亭
- 天公獨何意,忍使蝗蟲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
- 天容玉色誰敢畫,老師古寺晝閉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寫御容妙善師
- 天廄新頒玉鼻骍,故人共敝亦常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周正孺二絕
- 天公水墨自奇絕,瘦竹枯松寫殘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吳傳正枯木歌
- 天公真富有,膏乳瀉黃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后行菜圃
- 天低瘴云重,地薄海氣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臥濯足
- 天臺桂子為誰香,倦聽空階點夜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七日,復登望海樓,自和前篇,是日榜
- 天姿儼龍鳳,雜沓朝鵬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水官詩
- 天香滿袖人知否,曾到旃檀小殿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康公坐上侍兒求書扇上二首
- 天壤之間,水居其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何公橋
- 天容玉色誰敢畫,老師古寺書閉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其二贈寫御容妙善師
- 天空月滿宜登眺,看取青銅兩處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銅陵陳公園雙池詩